【视频】| 视频 春节视角:传统文化应该怎么传承-腾云
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庙会集市红红火火刘筱筱,家里欢声笑语,家外爆竹声声,春晚陪守岁,饺子迎新春,似乎这些才是我们印象中和电视里春节该有的样子。当下可能很多人都感觉到,“年味儿”正在渐渐淡化或者消失。对于这种变化,有人痛心疾首,有人认为是大势所趋,也有人觉得无所谓。我们究竟该如何看待传统文化?
复旦大学资深教授、历史学家葛剑雄认为,“如果让传统文化匆匆消亡而不加保存,那我们就永远失去了理解古人的机会。”
本文来源自光明日报公众号,腾云获授权转载。
葛剑雄
复旦大学资深教授
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历史学部委员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视频《传承文化·年味更浓——母亲的艺术》描述了山西闻喜的“花馍”制作传统。本片由腾讯集团与央视《文化十分》栏目共同策划,文化部非物质遗产司全程指导。
01
传统文化不是过去的文化
探讨传统文化的传承问题,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传统文化。我们现在往往把过去存在过的文化都称为传统文化。其实不然。两千多年前,司马迁在《史记》里曾引用过一句谚语,“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百里不同风”是说,两地相距一百里,“风”就会不同,而相距一千里,“俗”也会发生变化。可见“风”和“俗”是不同的两个概念。
在我看来,“风”就是风尚、时尚爱是妥协,传播虽快,但存在的时间比较短、范围也比较小,所以影响有限。比如,今年流行这款衣服我爱美人鱼,明年又流行那一款,后年又不知流行什么,这就是“风”。“俗”是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比较稳定,存在的时间长、范围大,影响更持续。这二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流行一阵子就过去了,后者却长期存在。当某种“俗”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慢慢就成了一个群体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比如,在古代中原地区,人们的服装一旦形成一种基本的形式,就会长时间延续,这就是“俗”。同样形式的服装田之缘,有的地方的人喜欢这种颜色,有的地方的人喜欢那种颜色,这就是“风”。
“俗”如果再延续,经过长时间沉淀,就成为一种传统,往往反映在观念、制度、理论甚至信仰上。传统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才能形成,并且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居于主要地位,是主流。所以,不是所有过去存在的文化都可以称为“传统文化”,我们今天讲的“传统文化”,应该是过去的主流文化,它长期存在,得到大多数人认同,并且发挥主要作用。
02
传统文化的危机源
自失去存在的基础
今天,从中央到地方,都空前重视传统文化,采取了一系列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的措施。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传统文化在今天遇到了传承的危机。如果传统文化没有遇到挑战,本身发展得很好,就用不着专门花这么大气力来传承了肇源贴吧。
为什么传统文化会在当代遇到传承危机?因为它已经失去或者正在失去存在的基础。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它存在的基础,中国以前是农业社会,经济是小农经济,与之相对应的文化便是农业文化。今天的中国已经进入工业社会甚至信息社会,以前的农业文化失去了存在的物质基础、社会基础,所以今天还要守着过去的农业文化就很困难。
举个例子,以前孔子教育年轻人,“父母在机战私服,不远游”。它的意思是,父母如果还没有去世,作为子女,你无论求学还是工作都不能离家太远。这个话在古代是很对的。因为以前交通不方便,信件传递困难,如果子女离家太远,万一父母病了或者快去世了,便无法及时赶回来。还有,以前没有社会保障制度,父母主要靠儿子供养侍奉,如果儿子不在身边,谁侍奉他们呢?此外,在农业社会,可以就地生产、生活,不需要跑到很远的地方去找工作。所以,“父母在,不远游”这个教导在当时完全正确,人们当然应该遵守。
那么张梦弘,今天我们进入了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你还能够遵守“父母在,不远游”的教导吗?首先,没有必要。现代社会通信方式十分便捷,随时随地可以互相联系。很多人在家里装了摄像头,拿起手机就可以看到父母家里的情况。如果父母有什么疾病,子女坐上飞机、高铁、汽车,可以很快赶到父母身边侍奉。其次,在今天这个社会,如果不离开父母,很多工作没法做。比如,我是大学老师,得在大学教书,如果不离开父母,总不能把大学搬到我家附近吧?我们国家各行各业的工作都需要有人去做,那些工作有几个是在父母身边的?如果要求子女都守在父母身边,很多工作也就没人做了。因此,当我们进入工业社会、信息社会,很多像“父母在,不远游”之类的传统文化观念,是没有办法遵守的。
随着社会基础的变化,过去正确的文化观念,到了今天可能并不正确或者只是部分正确。全世界都碰到这个问题,不仅是中国。所有国家的传统文化都在发生变化,只是变化的速度有快有慢。当代中国这40年,发生了过去三千年从未有过的巨变,传统文化所依托的社会基础大多已经改变,有的甚至已经消失,所以处在激荡社会变革中的中国传统文化,正面临空前严峻的传承危机。
03
“传”下来才不会失去机会
因为面临危机,所以需要传承。今天,我们如何传承传统文化?我认为,“传承”分为“传”和“承”两个部分。“传”就是记录、保存、延续吴景滔。对于传统文化,“传”就是将其尽可能地原样保存下去零下273度。“传”的实质,就是尽可能使它延长,尽可能使它符合原来的内容。“传”是无条件的,不需要进行选择,也不需要考虑它有用没用,尽最大可能先保存下来再说。
如果对传统文化的“传”是无条件的,那有人会问,落后的、保守的甚至是反动的传统文化,该不该保护?也要保护顶级跑马牧场。举一个很极端的例子苏丽事件,希特勒当年屠杀犹太人的集中营,现在就被列为了世界文化遗产。那么一个罪恶的地方,为什么还要把它作为文化遗产加以保护留存呢?因为它是人类历史的一部分。如果这个集中营不保存下来,后人便不能够通过它真切地感受那段历史,了解人性还能恶到那种程度。
因此,我们要尽最大可能把传统文化保存下来,这与被保存的文化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是好的还是坏的,没有关系。总之,先把它保存下来,而且要把保存传统文化由不自觉变成自觉,由无意识变成有意识。比如,我国一些农村可能还保留着一些古建筑。那里的人比较穷,建不起新房子,只能住在那些古建筑中,古建筑因而得以保存下来,这种保存就是无意识的。可农民富裕起来后,就会拆旧房,建新房,那种对古建筑无意识的保存也就越来越不可能。所以,我们要有意识地、自觉地、主动地去保存传统文化。
目前,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保存,仍然具有很强的选择性、功利性。以非遗为例,可以作为旅游资源开发的,可以拿到市场上换钱的,我们对它就比较热心,反之则比较冷漠武林艳史别记。这样一来,有现实利用价值的非遗可能会得到较好的保护,而暂时没啥实际用处的非遗便会无人问津。另外,一些非遗传承人,为了在市场上赚钱养活自己,往往会随意改变非遗的内容和形式,以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刀噬,这种保存也是不周全的。在传统文化的保存上5u单号网,我们可以向一些国家学习。比如日本,某项传统文化项目一旦被列为保护对象,其传承人就会像“国宝”一样,完全由政府供养,不需要他(她)想办法养活自己,他(她)的任务就是“传”——带徒弟,把掌握的东西教给徒弟,教会了,任务就完成了。在我看来,传统文化的“传”,就应该这样。
此外,我们知道,后人的智慧并不一定比前人强,比如金字塔的产生、玛雅文明的兴衰,今天我们仍无法用科学进行解释。传统文化中包含了大量古人的智慧,这些智慧我们今天可能还无法理解杜峰老婆,甚至以为是迷信,但并不代表我们永远无法理解。如果让传统文化匆匆消亡而不加保存,那我们就永远失去了理解古人智慧的机会。这也是我们建议把传统文化先尽量保存下来的重要原因。总而言之,传统文化是人类记忆和人类历史的一部分,同时可能蕴含着今人还无从知晓的智慧,再加上由于失去了存在的物质基础而正面临消亡的危机,所以我们应该无条件地、尽最大可能地把传统文化先保存下来,这就是传统文化传承中的“传”。
04
“承”是有选择和讲究方法的
传统文化传承中的“承”又是什么意思?我认为“承”就是继承、发扬,这跟只保存不同,而是要把它发扬光大。当然,“承”不是简单地传承发扬,而是要做到适应今天和未来的需要,也就是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这才叫“承”。仍然以古建筑为例,“传”的话,就是不破坏它,不让它倒,让它存在的时间越长越好。而把古建筑上合理有用的部分用到新建筑上,这就是“承”了。正因为如此,“承”的时候,要有所选择,要选择其中精华的正确的、有用的部分进行发扬光大,糟粕部分自然是要扬弃的。
中华传统文化是动态的,不是静态的。几千年来,它一直在吸收外来、兼收并蓄中不断发展着。比如,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的文化就得到了发展扩大,很多少数民族的文化被吸收进来。语言方面,南方的方言保留了华夏本音,而北方的方言大量吸收了外来民族语言。音乐、舞蹈方面,中原地区更是大量吸收外来少数民族的文化,这些后来都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通过不断吸收借鉴外来优秀文化,中华传统文化才历久弥新、经久不衰,形成了海纳百川、整合发展的优势。今天,在继承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时候,我们更要兼收并蓄,积极吸收其他外来文化的优点。
需要指出的是,人类有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如果两种以上传统文化同时存在,在继承发扬的时候一般的原则是本土优先,因为本地的传统文化最适合本土。比如,江西、河南都有值得继承的传统文化,那么江西人当然应该优先继承发扬江西的传统文化。同样的道理,中国、外国都有值得继承的传统文化,那么中国人当然应该优先继承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继承发扬传统文化,还应分轻重缓急,区别不同对象,在运用的时候要注意效果。比如,近些年有人提出要恢复汉服,确实也有人在工作生活中穿起了汉服,还成了“网红”。汉服自然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那我们今天是不是真有必要恢复汉服呢?在我看来,这不是一件十分急切的事情,鞠婧袆即使恢复汉服,也不是说每天都要穿汉服。现在流行的“汉服”其实是当时的礼服,即便是在汉朝,人们也不是什么场合都穿。史书上记载,汉朝文学家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私奔后,穿的就是窄衣短裤,而不是宽袍大袖的礼服,因为他们要干活,而穿上宽袍大袖的礼服干活就不方便了。今天如果恢复汉服栗妙人,也应该将其作为礼服,可以在礼仪场合穿一穿,或者可以将博士服、硕士服设计成汉服。总之,不能一年四季、不分场合都穿。试想一下,在炎热的夏季,还穿着宽袖大袍的汉服挤地铁或下地干活,那身上还不得捂出痱子?因此,传承传统文化,不是空洞地背一背传统经典或模仿一些传统的穿戴唐宫仕女图,那种传承其实是形式主义,并没有领略到传统文化的本质。
05
避免传承的两个极端
关于传统文化的“承”,还需要强调一点,对于传统不能照搬照抄,而要进行创新转化。这可谓是传统文化传承的一大难点,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点。
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孝道”来说,如果我们只是把孝道理解为长幼有序、尊老爱幼、家庭和睦,其实是不够的。全世界哪个民族不尊老爱幼?这是人类普遍的美德。如果只是让青少年穿上汉服,天天向父母行叩头跪拜之礼,那根本不是继承孝道的正确方式。实际上,孝道的本质在于维系家族的精神支柱,保证家族和社会的繁衍,正如孟子所讲,“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在中国古代社会,人的生命短暂,增加人口是很难的。所以,人口的多少,从小处讲关系到家族的繁衍,从大处讲关系到国家的强盛,因为那个时候真的是“人多力量大”。而今天,即使子女不要孩子,父母也不会怪他们不孝顺。
今天的年轻人不生孩子,虽然父母不会怪罪,但长此以往,必然会产生种种社会问题,让国家和民族失去“未来”。所以,在当代社会,生育孩子可以说是公民为社会和国家应尽的责任。这样一来,传统孝道也就转化成了现代的价值观念老爷树蛙,即保证家庭和社会的繁衍是每一个人应尽的义务,更是年轻人不可推卸的责任。同时,在当代社会传承孝道九界佛皇,要摒弃将“后”限制为男性的陈腐观念,那样可以保障男女平等。如果我们的后代从小就将孝道融入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后就会将家庭和睦、生儿育女、尊老爱幼看作人生不可或缺的内容和应尽的职责,那样他们对待生儿育女的问题,就不会仅仅从个人的幸福考虑。传承践行这样的“孝道”,就能有效解决日益严重的老龄化问题。这就是用创新的方式传承传统文化观念。
要强调的是,传承传统文化,切忌混淆“精华”与“糟粕”。有些人只看到传统文化中存在的糟粕和它对社会的消极影响,所以对传统文化完全采取排斥的态度,这种观点无疑是不正确的。一种文化能够长期存在,必然有它的合理性。对于合理的部分,我们自然要传承弘扬。否则,抛弃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不用,而完全把目光投向外国文化,那是舍近求远。有些人则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把一些浅显的学问,甚至一些糟粕的东西,都贴上“国学”的标签,视之为“精华”。比如说《三字经》《弟子规》大唐暖阳阳,这些不过是古时的扫盲课本,虽然人们在解读时可以“丰富”其中的很多道理,但这并不能说明它们有多么适合今天的少年儿童。
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导,而儒家文化的很多内容又只停留在概念上。同时由于中国古代普通老百姓大都是不识字的,所以儒家文化主要存在于精英群体中。今天传承传统文化,一方面要充分理解认识它的意义,另一方面还应该和历史学家、社会学家的研究结合起来,看看如何将其转化成社会实践。可以说,传统文化只有融入社会实践,才能获得长久的生命力。
XXXXXX
丨往期回顾丨
○朝戈金:从三个故事看文化遗产保护与“民心相通”
○黄斌:“数字丝绸之路”开启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与国际化
○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究竟做对了什么?
○任宇昕:和敦煌一起打造数字丝路开放平台
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庙会集市红红火火刘筱筱,家里欢声笑语,家外爆竹声声,春晚陪守岁,饺子迎新春,似乎这些才是我们印象中和电视里春节该有的样子。当下可能很多人都感觉到,“年味儿”正在渐渐淡化或者消失。对于这种变化,有人痛心疾首,有人认为是大势所趋,也有人觉得无所谓。我们究竟该如何看待传统文化?
复旦大学资深教授、历史学家葛剑雄认为,“如果让传统文化匆匆消亡而不加保存,那我们就永远失去了理解古人的机会。”
本文来源自光明日报公众号,腾云获授权转载。
葛剑雄
复旦大学资深教授
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历史学部委员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视频《传承文化·年味更浓——母亲的艺术》描述了山西闻喜的“花馍”制作传统。本片由腾讯集团与央视《文化十分》栏目共同策划,文化部非物质遗产司全程指导。
01
传统文化不是过去的文化
探讨传统文化的传承问题,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传统文化。我们现在往往把过去存在过的文化都称为传统文化。其实不然。两千多年前,司马迁在《史记》里曾引用过一句谚语,“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百里不同风”是说,两地相距一百里,“风”就会不同,而相距一千里,“俗”也会发生变化。可见“风”和“俗”是不同的两个概念。
在我看来,“风”就是风尚、时尚爱是妥协,传播虽快,但存在的时间比较短、范围也比较小,所以影响有限。比如,今年流行这款衣服我爱美人鱼,明年又流行那一款,后年又不知流行什么,这就是“风”。“俗”是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比较稳定,存在的时间长、范围大,影响更持续。这二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流行一阵子就过去了,后者却长期存在。当某种“俗”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慢慢就成了一个群体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比如,在古代中原地区,人们的服装一旦形成一种基本的形式,就会长时间延续,这就是“俗”。同样形式的服装田之缘,有的地方的人喜欢这种颜色,有的地方的人喜欢那种颜色,这就是“风”。
“俗”如果再延续,经过长时间沉淀,就成为一种传统,往往反映在观念、制度、理论甚至信仰上。传统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才能形成,并且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居于主要地位,是主流。所以,不是所有过去存在的文化都可以称为“传统文化”,我们今天讲的“传统文化”,应该是过去的主流文化,它长期存在,得到大多数人认同,并且发挥主要作用。
02
传统文化的危机源
自失去存在的基础
今天,从中央到地方,都空前重视传统文化,采取了一系列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的措施。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传统文化在今天遇到了传承的危机。如果传统文化没有遇到挑战,本身发展得很好,就用不着专门花这么大气力来传承了肇源贴吧。
为什么传统文化会在当代遇到传承危机?因为它已经失去或者正在失去存在的基础。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它存在的基础,中国以前是农业社会,经济是小农经济,与之相对应的文化便是农业文化。今天的中国已经进入工业社会甚至信息社会,以前的农业文化失去了存在的物质基础、社会基础,所以今天还要守着过去的农业文化就很困难。
举个例子,以前孔子教育年轻人,“父母在机战私服,不远游”。它的意思是,父母如果还没有去世,作为子女,你无论求学还是工作都不能离家太远。这个话在古代是很对的。因为以前交通不方便,信件传递困难,如果子女离家太远,万一父母病了或者快去世了,便无法及时赶回来。还有,以前没有社会保障制度,父母主要靠儿子供养侍奉,如果儿子不在身边,谁侍奉他们呢?此外,在农业社会,可以就地生产、生活,不需要跑到很远的地方去找工作。所以,“父母在,不远游”这个教导在当时完全正确,人们当然应该遵守。
那么张梦弘,今天我们进入了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你还能够遵守“父母在,不远游”的教导吗?首先,没有必要。现代社会通信方式十分便捷,随时随地可以互相联系。很多人在家里装了摄像头,拿起手机就可以看到父母家里的情况。如果父母有什么疾病,子女坐上飞机、高铁、汽车,可以很快赶到父母身边侍奉。其次,在今天这个社会,如果不离开父母,很多工作没法做。比如,我是大学老师,得在大学教书,如果不离开父母,总不能把大学搬到我家附近吧?我们国家各行各业的工作都需要有人去做,那些工作有几个是在父母身边的?如果要求子女都守在父母身边,很多工作也就没人做了。因此,当我们进入工业社会、信息社会,很多像“父母在,不远游”之类的传统文化观念,是没有办法遵守的。
随着社会基础的变化,过去正确的文化观念,到了今天可能并不正确或者只是部分正确。全世界都碰到这个问题,不仅是中国。所有国家的传统文化都在发生变化,只是变化的速度有快有慢。当代中国这40年,发生了过去三千年从未有过的巨变,传统文化所依托的社会基础大多已经改变,有的甚至已经消失,所以处在激荡社会变革中的中国传统文化,正面临空前严峻的传承危机。
03
“传”下来才不会失去机会
因为面临危机,所以需要传承。今天,我们如何传承传统文化?我认为,“传承”分为“传”和“承”两个部分。“传”就是记录、保存、延续吴景滔。对于传统文化,“传”就是将其尽可能地原样保存下去零下273度。“传”的实质,就是尽可能使它延长,尽可能使它符合原来的内容。“传”是无条件的,不需要进行选择,也不需要考虑它有用没用,尽最大可能先保存下来再说。
如果对传统文化的“传”是无条件的,那有人会问,落后的、保守的甚至是反动的传统文化,该不该保护?也要保护顶级跑马牧场。举一个很极端的例子苏丽事件,希特勒当年屠杀犹太人的集中营,现在就被列为了世界文化遗产。那么一个罪恶的地方,为什么还要把它作为文化遗产加以保护留存呢?因为它是人类历史的一部分。如果这个集中营不保存下来,后人便不能够通过它真切地感受那段历史,了解人性还能恶到那种程度。
因此,我们要尽最大可能把传统文化保存下来,这与被保存的文化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是好的还是坏的,没有关系。总之,先把它保存下来,而且要把保存传统文化由不自觉变成自觉,由无意识变成有意识。比如,我国一些农村可能还保留着一些古建筑。那里的人比较穷,建不起新房子,只能住在那些古建筑中,古建筑因而得以保存下来,这种保存就是无意识的。可农民富裕起来后,就会拆旧房,建新房,那种对古建筑无意识的保存也就越来越不可能。所以,我们要有意识地、自觉地、主动地去保存传统文化。
目前,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保存,仍然具有很强的选择性、功利性。以非遗为例,可以作为旅游资源开发的,可以拿到市场上换钱的,我们对它就比较热心,反之则比较冷漠武林艳史别记。这样一来,有现实利用价值的非遗可能会得到较好的保护,而暂时没啥实际用处的非遗便会无人问津。另外,一些非遗传承人,为了在市场上赚钱养活自己,往往会随意改变非遗的内容和形式,以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刀噬,这种保存也是不周全的。在传统文化的保存上5u单号网,我们可以向一些国家学习。比如日本,某项传统文化项目一旦被列为保护对象,其传承人就会像“国宝”一样,完全由政府供养,不需要他(她)想办法养活自己,他(她)的任务就是“传”——带徒弟,把掌握的东西教给徒弟,教会了,任务就完成了。在我看来,传统文化的“传”,就应该这样。
此外,我们知道,后人的智慧并不一定比前人强,比如金字塔的产生、玛雅文明的兴衰,今天我们仍无法用科学进行解释。传统文化中包含了大量古人的智慧,这些智慧我们今天可能还无法理解杜峰老婆,甚至以为是迷信,但并不代表我们永远无法理解。如果让传统文化匆匆消亡而不加保存,那我们就永远失去了理解古人智慧的机会。这也是我们建议把传统文化先尽量保存下来的重要原因。总而言之,传统文化是人类记忆和人类历史的一部分,同时可能蕴含着今人还无从知晓的智慧,再加上由于失去了存在的物质基础而正面临消亡的危机,所以我们应该无条件地、尽最大可能地把传统文化先保存下来,这就是传统文化传承中的“传”。
04
“承”是有选择和讲究方法的
传统文化传承中的“承”又是什么意思?我认为“承”就是继承、发扬,这跟只保存不同,而是要把它发扬光大。当然,“承”不是简单地传承发扬,而是要做到适应今天和未来的需要,也就是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这才叫“承”。仍然以古建筑为例,“传”的话,就是不破坏它,不让它倒,让它存在的时间越长越好。而把古建筑上合理有用的部分用到新建筑上,这就是“承”了。正因为如此,“承”的时候,要有所选择,要选择其中精华的正确的、有用的部分进行发扬光大,糟粕部分自然是要扬弃的。
中华传统文化是动态的,不是静态的。几千年来,它一直在吸收外来、兼收并蓄中不断发展着。比如,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的文化就得到了发展扩大,很多少数民族的文化被吸收进来。语言方面,南方的方言保留了华夏本音,而北方的方言大量吸收了外来民族语言。音乐、舞蹈方面,中原地区更是大量吸收外来少数民族的文化,这些后来都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通过不断吸收借鉴外来优秀文化,中华传统文化才历久弥新、经久不衰,形成了海纳百川、整合发展的优势。今天,在继承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时候,我们更要兼收并蓄,积极吸收其他外来文化的优点。
需要指出的是,人类有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如果两种以上传统文化同时存在,在继承发扬的时候一般的原则是本土优先,因为本地的传统文化最适合本土。比如,江西、河南都有值得继承的传统文化,那么江西人当然应该优先继承发扬江西的传统文化。同样的道理,中国、外国都有值得继承的传统文化,那么中国人当然应该优先继承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继承发扬传统文化,还应分轻重缓急,区别不同对象,在运用的时候要注意效果。比如,近些年有人提出要恢复汉服,确实也有人在工作生活中穿起了汉服,还成了“网红”。汉服自然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那我们今天是不是真有必要恢复汉服呢?在我看来,这不是一件十分急切的事情,鞠婧袆即使恢复汉服,也不是说每天都要穿汉服。现在流行的“汉服”其实是当时的礼服,即便是在汉朝,人们也不是什么场合都穿。史书上记载,汉朝文学家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私奔后,穿的就是窄衣短裤,而不是宽袍大袖的礼服,因为他们要干活,而穿上宽袍大袖的礼服干活就不方便了。今天如果恢复汉服栗妙人,也应该将其作为礼服,可以在礼仪场合穿一穿,或者可以将博士服、硕士服设计成汉服。总之,不能一年四季、不分场合都穿。试想一下,在炎热的夏季,还穿着宽袖大袍的汉服挤地铁或下地干活,那身上还不得捂出痱子?因此,传承传统文化,不是空洞地背一背传统经典或模仿一些传统的穿戴唐宫仕女图,那种传承其实是形式主义,并没有领略到传统文化的本质。
05
避免传承的两个极端
关于传统文化的“承”,还需要强调一点,对于传统不能照搬照抄,而要进行创新转化。这可谓是传统文化传承的一大难点,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点。
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孝道”来说,如果我们只是把孝道理解为长幼有序、尊老爱幼、家庭和睦,其实是不够的。全世界哪个民族不尊老爱幼?这是人类普遍的美德。如果只是让青少年穿上汉服,天天向父母行叩头跪拜之礼,那根本不是继承孝道的正确方式。实际上,孝道的本质在于维系家族的精神支柱,保证家族和社会的繁衍,正如孟子所讲,“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在中国古代社会,人的生命短暂,增加人口是很难的。所以,人口的多少,从小处讲关系到家族的繁衍,从大处讲关系到国家的强盛,因为那个时候真的是“人多力量大”。而今天,即使子女不要孩子,父母也不会怪他们不孝顺。
今天的年轻人不生孩子,虽然父母不会怪罪,但长此以往,必然会产生种种社会问题,让国家和民族失去“未来”。所以,在当代社会,生育孩子可以说是公民为社会和国家应尽的责任。这样一来,传统孝道也就转化成了现代的价值观念老爷树蛙,即保证家庭和社会的繁衍是每一个人应尽的义务,更是年轻人不可推卸的责任。同时,在当代社会传承孝道九界佛皇,要摒弃将“后”限制为男性的陈腐观念,那样可以保障男女平等。如果我们的后代从小就将孝道融入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后就会将家庭和睦、生儿育女、尊老爱幼看作人生不可或缺的内容和应尽的职责,那样他们对待生儿育女的问题,就不会仅仅从个人的幸福考虑。传承践行这样的“孝道”,就能有效解决日益严重的老龄化问题。这就是用创新的方式传承传统文化观念。
要强调的是,传承传统文化,切忌混淆“精华”与“糟粕”。有些人只看到传统文化中存在的糟粕和它对社会的消极影响,所以对传统文化完全采取排斥的态度,这种观点无疑是不正确的。一种文化能够长期存在,必然有它的合理性。对于合理的部分,我们自然要传承弘扬。否则,抛弃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不用,而完全把目光投向外国文化,那是舍近求远。有些人则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把一些浅显的学问,甚至一些糟粕的东西,都贴上“国学”的标签,视之为“精华”。比如说《三字经》《弟子规》大唐暖阳阳,这些不过是古时的扫盲课本,虽然人们在解读时可以“丰富”其中的很多道理,但这并不能说明它们有多么适合今天的少年儿童。
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导,而儒家文化的很多内容又只停留在概念上。同时由于中国古代普通老百姓大都是不识字的,所以儒家文化主要存在于精英群体中。今天传承传统文化,一方面要充分理解认识它的意义,另一方面还应该和历史学家、社会学家的研究结合起来,看看如何将其转化成社会实践。可以说,传统文化只有融入社会实践,才能获得长久的生命力。
XXXXXX
丨往期回顾丨
○朝戈金:从三个故事看文化遗产保护与“民心相通”
○黄斌:“数字丝绸之路”开启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与国际化
○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究竟做对了什么?
○任宇昕:和敦煌一起打造数字丝路开放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