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晓红 SPACE


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首页 >全部文章 > 正文内容
【视频】| 新手攻略,我是这么入门的 登山滑雪-比利白

今天推送的是一篇转载文章,来自曾跟随我在日本与欧洲滑行的又又同学,又又最近在美国爱上了登山滑雪,并为大家贡献了一篇详细的登山滑雪入门攻略,值得各位学习。祝她在智利滑雪成功。

最近入了登山滑雪的坑,刚完成了几个熟悉装备的行程。这就来写一个新手不完全入坑指南(装备置办、前期准备、首战经验)。不完全的意思是我交代自己作为一个完全没有登山经验的新手玩家是怎么准备的,偶尔讨论一下不同人群的需求,可能有不对的地方、不适合所有人的地方,多多包涵,欢迎探讨。
起源
爱上了滑雪之后根本无法自拔,自己也滑到了一定的水平,是时候研究一下下一步怎么走了。普通滑行没问题之后一般有两条路线可以走,一条是蹦蹦跳跳翻跟头的freestyle(自由式滑雪),一条是走向大山玩backcountry,中文叫登山滑雪。并不是一个活泼的人所以还是对滑大山比较感兴趣。
第一次知道有ski touring这回事是两年前的我要买一个新的雪板,然后我上雪具网站看到有一个类型的雪板叫alpine touring skis。当时不知道touring啥意思那齐娅 ,觉得touring这个词听起来非常休闲,根本适合我这种硬件差的玩家。然而仔细阅读了一下材料才知道touring是休闲娱乐的反义词,alpine touring是自己爬上去再滑下来的意思…看来是跟我没什么关系了,这件事也就这么过去了。

evo.com网站上卖的alping touring skis
后来我在伦敦的滑雪小伙伴欧洲单板大神magic桃(还记得我北海道视频中的蓝衣男子嘛,就是他 → 今天发现视频被腾讯和谐了,想看的暂时移步新片场先http://www.xinpianchang.com/a48826,比利白注)逐渐开始玩起了登山滑雪,整天烦我说backcountry有多秀,让我慢慢得了解了一些相关的过程和知识,我又在知乎上看到一个叫杨不悔的炫酷的登山滑雪贴, 我的心逐渐起了波澜。但是我体能差,没有登山经验,也没有有氧经验,不知道自己这辈子有没有机会搞一次…

我的好朋友@magic桃在奥地利登山滑雪。想念阿尔卑斯T_T
后来@攻城匠师黑索说他假期要带几个新手去登山滑雪试装备,问我去不去。他已经是爬过好多山的backcountry选手了,他带我们去爬入门山那就跟别人牺牲自己玩耍的时间教别人滑雪一样功德无量,这怎么能不去呢!于是就走上了touring这条不归路。不得不说这简直是我举办过的最酷的活动,花的每一分钱每一秒时间都非常值得。下面分享一下我的个人情况,出发之前做的准备,包括如何置办装备的,以及我的第一次登山滑雪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和经验。
个人情况
本人女,单板雪龄一年,双板雪龄两年星际美男联盟。双板可以慢慢下欧洲40度黑道黄道、美国40度双黑道、日本二世古的gate等等,不会滑蘑菇,有一定的粉雪经验。体型弱小,胆子弱小、体能弱小。没有爬山经验,也不会攀岩。提供这些背景希望给跟我一样差的雪友一些信心。我究竟有多差呢?我的好朋友@magic桃和@攻城匠师黑索曾经一起去登山滑雪,根据@攻城匠师黑索的反馈,magic同学一爬到难的坡一定会提的一句话就是:“这个地方你要是带又又来那肯定是不行的。” 我就是这么差!
如何知道自己适合/喜欢登山滑雪?
首先是了解登山滑雪是怎么样一项活动,需要哪些技能,会有哪些风险,会有哪些体验,一般在哪些地带玩登山滑雪,滑的是什么样的雪等等。这方面很难一一赘述,推荐看@magic桃和@攻城匠师黑索的知乎专栏(我也会争取与两位系统的整理一些登山滑雪的指南通过公众号分享给各位,比利白注),里面有很多入门trip,都有很详细的描述。然后是看本文下面会提到的装备清单,一套基本的登山滑雪装备大概在1,500-2,000刀左右。综合起来衡量一下自己的体能和滑雪技术是否过关,愿不愿意承担一定的风险,能不能接受晒伤变黑颜值毁灭,以及投入大量的时间和钱来做这件事。入坑之前多读多看多了解,不要因为一时冲动花了很多钱买了很多装备,最后发现自己不喜欢而坑了自己。
还有是我在决定入坑之前,曾经租了一套很基本的装备(登山包、登山滑雪靴、装了tech binding的雪板、止滑带、雪崩三件套)完成了一个在美国西部科罗拉多州vail pass附近随便走走的试水day trip。感觉自己很喜欢,愿意投入大量时间金钱,才决定入的坑。

在科州vail pass第一次穿touring装备随便走走还累成了狗
前期身体训练
由于我的体能实在太差了,之前爬小坡老是拖团队后腿,腿部肌肉也缺失,于是提前四周开始训练。有氧方面平均每周3-4天在跑步机上以140-150的心率走1个小时的斜坡(20% grade percent,约等于角度10度),最后两次训练背20磅重量走,自己感觉虽然只练了一个月但进步还是比较明显的。选择跑步机走斜坡的原因主要是他最大程度的模拟了touring时穿skin走路的感觉。新手建议再配合上走楼梯或者骑单车,模拟登山时候爬坡的感觉,但由于我膝盖不太好所以没有进行这两项运动。
我之前滑雪和冲浪膝盖软骨受了伤,每周还要做2天的物理治疗。除此之外还有每周3天健身房力量训练,主要用来加强腿部肌肉和核心。另外还加了一些零星的冲浪和攀岩,不过那都不能算针对性训练所以忽略不计。注意饮食沧月羽系列 ,吃很多很多的蛋白质。出发前一周休息,停止走斜坡,保持力量训练。
一般健身帖喜欢讨论动力问题,那都是因为神马变瘦变好看马甲线根本就不足以构成好好锻炼的动力…我自己的体会是当有一个比较明确的目标的时候,锻炼的动力是比较足的,甚至有可能过于充足了…新手一定要注意调整心态,训练期间绝对不要计较成绩,听自己身体的反馈。状态不好不要硬搞,休息永远绝对一定比运动过量受伤好。如果身上有伤,严格听取医生的意见,所有活动征询医生和教练的同意。
置办装备
登山滑雪是很严肃的事,要认真对待。而置办和了解装备是计划登山滑雪极其重要的一部分雅雅英,要肯投入大量时间大量金钱。登山滑雪是小众运动,淘宝小贩连造假都懒得造。作为一个身材矮小的妹子,我花了大概有一个月的时间研究和置办装备吧。

入门山过夜行程部分装备
首先得先决定入不入登山滑雪的坑,可以先租装备在雪场周围小山丘随便走走感受一下,但不要想着我先买一两件东西去爬一座山玩玩看再说,但凡稍微认真一点的山必要的装备大概下面十几样总价值两千刀吧。要考虑的维度是你准备花多少钱,你的体能如何,你的登山水平如何,你的滑雪水平如何。基本不考虑和downhill分享一套装备,touring一套邢延华,downhill一套,是基本指导思想。然后每个tour装备可能都不一样,冉少平需要不断的置办新装备。
总结起来我自己置办装备有这样几个大前提:
我已经完全commit准备入登山滑雪的坑了,参见上面如何知道自己适合/喜欢登山滑雪
我登山能力比滑雪差,我愿意完全以优化上升体验为目标置办装备。
这套装备是为了纯人力驱动的touring准备的,计划每次至少爬 4+小时,可以应对春夏天过夜的trip。有些touring是lift-assisted的,就是先坐缆车上山然后爬0.5-1小时,这种情况我暂时不考虑。
以下推荐的装备中标了亲测的都是亲测过的,没有写的都是看数据推荐的。
Bindings 固定器
Touring用的固定器叫tech binding,要配专门的touring boots,和一般雪场内用的downhill boots不兼容。Tech binding和平时在雪场用的downhill binding构造不同,爬山上升的时候后脚跟可以抬起,下降的模式比平时用的downhill精简了不少,稳定性、减震都差了不少。Tech bindings各个牌子各个型号的设计差别还是挺大的。有些是精简板的binding,带减震带release带brake,单个质量大概在700+g;有些是极简板,带release不带减震不带brake,单个质量大概在300+g;还有一些是race binding(竞速固定器),只保留一个binding最核心的部分,没减震没riser没brake没release,单个质量可达到100+g。
我买的是中间那一档的Dynafit Speed Turn 2.0,堪称登山滑雪届国民binding,单个质量320g,性价比之王。唯一的坏处是我至今无法用我的雪仗来切换各档riser的模式,不过其实touring中也不是要经常换,所以这个缺点可以忽略。

Dynafit Speed Turn 2.0(亲测)
▼ 其他Tech binding可以考虑的有以下几款:

Dynafit Superlite 2.0:适合普通touring用的race binding,重量功能性比极高

Marker Kingpin:大质量tech binding中的国民binding
除了Tech binding,还有一种可以用来爬山的binding叫frame binding。Frame的好处是他兼容downhill boots。具备downhill binding的各种优势,稳定性、减震强。缺点是重量可观,以及脚跟抬起的时候是带着一部分binding一起抬起的,长时间的hike会比较累。很多人在想要尝试touring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买frame binding,可以downhill/touring两用。个人建议是,除非你体力惊人,不然全天的touring强烈不建议考虑frame binding。我认为frame binding最理想的用处是1个小时以内尽量不用背板子的hike。

Frame Binding (图片来自OutdoorGearLab)
除了tech和frame,最近marker还出了一个新的binding系统可以兼容各种boots。现在marker镇店之宝griffon用的就是这套系统, 各种指标来看主要还是为downhill服务(换句话来说就是重),但可兼容touring boots。并没有体验过所以不好评价,但基本归为frame binding一类,只是稍微轻一点。
Boots 靴
讲binding的时候已经讲了一些关于靴子的事了。Tech binding要配鞋子前面有两个洞洞的touring boots。Touring boots分ski mode和walk mode两个模式。相比downhill boots,touring boots的设计也精简了很多,一般以两个扣为主,硬度(flex)也小了不少。据体重大、滑得比较aggressive的男生反馈,touring boots的硬度灵敏度表现和downhill boots比明显不够好。而我作为体型微小滑得比较保守的妹子表示体验并没有觉得比downhill boots差很多,完全可以resort之。如果你对自己爬山很有信心也不介意多一点重量,还有一些4个扣扣高硬度的touring boots会更接近downhill的体感。
Black Diamond还有一款鞋底转换器,像转换插头一样,可以把downhill boots转成可以穿tech binding的底。看起来还不错但并没有亲测过,新手走试水day trip可以考虑花50刀买个这个装在自己的downhill boot上玩玩。

Black Diamond AT Sole Block
我买的是Dynafit TLT7 Expedition,极简板touring boots,堪称登山滑雪届国民靴。Ski mode到walk mode之间一键切换,上升健步如飞爽得不行。唯一的一个缺点是因为前脚靴尖没有沿,可兼容的冰爪比较少。还有个缺点就是没有小尺寸的外壳,官方卖的最小尺寸是22.5,但其实配的是23.5的壳。

Dynafit TLT7 Expedition(亲测)
▼ 其他几款可以考虑的touring boots有:

Atomic Backland:两个扣的,很轻

Movement Alp Tracks Explorer:轻轻轻,官方flex数据 110

Technica Zero G:这款属于大质量的touring boots。适合半天以内或者lift assisted hike。4个扣,亲测和downhill滑起来基本没有区别。
有一点建议是boots买来强烈建议找个有经验的bootfitter老爷爷fit一下!这个钱不要省。downhill的boots只有一个作用就是下滑,而touring的boots要走上坡走下坡走石头走土走雪还要滑雪滑冰,需要调整的地方非常多,一点点不合适就会大大影响体验。和我一起touring的小伙伴没有fit过的boots出现过以下问题:骨刺、下坡脚趾痛、磨皮、痛到想穿insole走土路下山。上山之后你的boots就是你的lift,是你最好的朋友,boots fit得好才能愉快地玩耍。
Skis 雪板
感觉准备touring装备最开心的事就是又有借口可以多买一副skis了!
Touring skis和平时的downhill skis有几个大的区别。首先当然就是轻轻轻。要记得touring并不只是穿板子抬脚跟蹭雪,很多时候得背板子穿冰爪爬,而skis本身是重量大户,所以touring skis大部分用的是碳、极轻木头等材料。我的downhill skis是1500g一支(已经算轻),而我的touring skis是860g一支,请随意感受一下。Touring skis第二个特点是一般以camber设计的细腰板为主(腰宽90mm以下),profile很像全地域偏carving的板。窄板意味着轻,camber意味着上升的时候能最大程度和雪接触,防止下滑。这点对我这个平时滑惯大rocker胖野雪板的来说非常不习惯。如果你愿意牺牲重量和上升体验,一定要追求大rocker宽板,可以考虑找一款轻的downhill skis作为touring板。
个人建议感觉春夏touring因为也没什么大粉雪完全可以选择细腰的touring skis,冬天滑粉雪可以选择宽一点的touring skis或者downhill skis。
春夏的板子我买的是Movement Alp Tracks 84 Women 153cm。轻到没朋友!860g一支板。说是说前后twin rocker,板头的rocker非常有限,板尾的几乎看不见,非常接近于纯camber的设计,冰上卡得牢。几乎从来没有滑过窄板的我,第一次滑窄板还换binding换靴子,以为会家都不认识了,结果两个run就适应了。

Movement Alp Tracks 84 Women
建议买好skis阴题王,binding,和靴子之后,去第一个tour之前,一定要找个雪场适应一下新的装备。不然你可能得带着全套新setup第一次就下40度的野坡。
秋冬的板子我还没买,但非常想入一个小重量的100左右宽度的powder skis。目前看好的有以下几个板:

La Sportiva Vapor Nano 103mm:市面上最轻的宽板,轻到没朋友,宽103长179只有1200g!!(自行脑补深夜手机广告)

Volkl VTA 98mm:也是比较轻的宽板
▼ 其他推荐的板子有以下几个:

Movement Alp Tracks系列:女生只有窄板,男生窄宽都有。宽板为市面上仅次于La Sportiva Nano后的第二轻板。

Volkl VTA系列:窄板宽板都有,最推荐VTA lite 88/80,也是轻轻轻。要注意的是这宽skis对binding有要求,dynafit系只能配TLT speed radical 。

DPS Tour1 系列:滑雪板中的Dior,以碳板闻名。女生只有106一个宽度(偶尔会闪电出一些别的宽度),男生有99/106/112三个宽度。DPS我没有滑过Tour 1系列, 但滑过最signature的Pure3系列,powder表现绝佳,大rocker,灵敏度高。相信为touring设计的Tour1系列应该表现不错,且是罕有的112还做成touring skis的牌子。

K2 talkback/wayback系列:入门Touring板,女生只有窄板男生有宽板。便宜。重量也不错
其他我还没有研究过但看朋友用过的skis有Dynafit Denali,G3 Synapse,Black Diamond Helio
Poles 雪仗
雪仗/登山杖是完全不用考虑重量的装备,没钱的可以和downhill分享同一个雪仗。想要优化的可以买可伸缩的碳杖。怕死又有钱的可以买Black Diamond的带冰镐的雪仗自我安慰一下。

Black Diamond Whippet Pole
Splitboard & Binding
这里要小谈一下单板用splitboard touring的情况。Splitboard是单板选手用来touring的装备。下滑的时候和普通单板没有区别,上升时可以拆成两半变成双板的样子,便于爬山。

Splitboards, 图片来自@magic桃
首先要考虑的是你是不是单板和双板都会滑的双修选手,如果两个水平相差不多,强烈建议用双板touring。双板目前仍然是backcountry滑大山的不二选择(不排除以后出现黑科技的可能性),各种地形适应性好,不怕冰(摔得少),不怕陡坡(jump turn),不怕小段上坡路(冲过去或者横着爬),不怕平缓地形(用pole),上升下降模式切换快(不用拼板子)。还有很重要的一点目前来看双板touring仍然是比单板touring发展比较成熟的一个市场,双板touring装备选择要比单板splitboard多一些。看到前两年网上有个成年男性post说自己置办了一套全宇宙最轻的splitboard装备,板和binding加起来大概10磅左右。而我们团队里双板装备板加binding的重量范围在5-8磅,其中还包括用downhill skis的选手,请随意感受一下,差个几磅在长途touring中可以相差非常多。
如果你是只会滑单板的选手,那就一定要谨慎选择装备和注意培养自己尽量touring不背板子的技能了。如果你是只会滑单板的身材矮小的妹子,恭喜你基本上只有Jones Discovery一个少年板可以选择了。建议用kick-in的binding省重量,类比skis的穿法,缺点是比较容易卡雪和稳定性不够。还有就是touring在下降模式时候也经常会遇到平地和小上坡,单板的最大劣势,单板选手要学习用雪仗辅助平地行动,我自己并没有splitboard的经验,已邀请我的装备党网友fred童鞋补充单板touring的装备攻略。
Skin 止滑带
Skin是上升爬山的时候贴在skis底下的好东西,防止爬山的时候下滑t5687。一般买touring skis都会有相应配套的skin买。如果没有或者买的是downhill板子的话就要买Black Diamond的通用skin,然后自己裁。想省麻烦的话http://skimo.com提供帮裁服务。

Black DiamondGlideLite Mohair Mix
头盔
头盔有几个选择,一是可以带平时downhill滑雪的头盔(重);二是带登山专用头盔(轻、极简、无耳朵保护);三是登山/滑雪两用的头盔 (比纯登山用头盔保护多但没有纯滑雪头盔结实);四是不带头盔,我个人是不建议这么搞的,毕竟有落石死了伤了得自己负责,但一起touring的小伙伴爬简单的山好多都不带。

我的头盔是Salomon MTN lab helmet登山/滑雪两用头盔,轻到没朋友,爱不释手。
护目镜
护目镜基本和头盔同理,有两选择。一是可以带平时downhill滑雪的护目镜(重);二是戴墨镜,春夏尤其建议这么干,省重量省换眼镜的麻烦。可买oakley户外专用墨镜。怕摔掉的可以在后面自己买一根绳子(eyeglasses retainer)系上。我的墨镜其实是我冲浪用的水上运动专用墨镜,头后面系绳子不怕摔掉。
Crampon 冰爪
冰爪是很重要的上升工具,要谨慎选择,不然会酿成大祸(别问我怎么知道的)。液压旋铆机冰爪有这样几个维度:一是材料,铝(轻)或者钢(重);二是冰爪的搭扣方式,leverlock或者flexlock、三是点数,就是牙齿的数量,一般第一个装备10点足够。我第一次用了个全铝的极简冰爪(Petzl Leopard LLF Crampon)不幸滑坠了所以个人不建议铝材料的冰爪…
买冰爪还有一个要考虑的就是冰爪能否套上你的靴子。比如我的TLT7是没有前沿的鞋子,只能配少数几款冰爪。一般snowboard boots会更难配冰爪一点。
还有买冰爪了之后不要忘了买个装冰爪的包(Petzl和Black Diamond都有卖)

Black Diamond Crampon Bag
▼以下是我和朋友们亲测过觉得比较靠谱的几款冰爪

Grivel G10:万能冰爪什么鞋都能配。

Black Diamond Contact Strap:同上万能冰爪什么鞋都能配(亲测)

Petzl Irvis

Petzl Hybrid:半铝半钢,轻,慎用
Ice Axe 冰镐
并没有研究沁阳天气预报,随便买了一个据说还是技术冰镐的Petzl 52cm。身高高的可以考虑买个长点的辅助行走,当然也会更重。买完冰镐不要忘了买保护冰镐的小包包以及保护冰镐尖头的套套,免得不小心戳到自己或者背包。
推荐一个和铲子合二为一的冰镐,省重量:

Backcountry Access Shaxe Speed Shovel*
*注:有没有亲测的朋友指出这样的设计不好用因为手柄无法伸长。我也没有亲测过,大家慎用,雪崩了挖不出来人千万不要找我背锅...
Ski Crampons 雪板用冰爪
Ski crampons一般是和binding配的。Dynafit系可以买Dynafit出的ski crampon。根据自己雪板的宽度选择。
推荐一个小作坊的ski crampon。这货的特点是可以在直接ski crampon上加riser。一般touring时候是在binding上加riser让爬行轻松一点,但binding上加了riser会让ski crampon的压力不够无法起作用。这个设计完美解决了这个问题。又便宜。推荐入情系老百姓 。

B&D Ski Crampon
登山包
背包最重要的要点是合身,其次考虑重量和功能性等。买之前一定要放25磅东西自己背着晃荡20分钟,不觉得有不舒服的地方才能买。看视频学习如何调节背包让重量传递到腰胯部分,肩膀基本不承重(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FAouIqexIM)
背包大小的选择如下

男生day trip最小35L 过夜 最小65L
女生day trip最小30L 过夜 最小45L
背包的选择还是比较多的,给身材矮小的女生推荐一个我用的…

Ortovox Peak 42 S Backpack:S for Short,这个包是专门为身材矮小如我的人设计的,背包后面是wool透气吸汗。
衣物
我在滑雪场的时候基本上都是一件羽绒雪服应对所有天气。而touring比起雪场内要应对的天气情况范围大很多。早上低海拔出发想把衣服统统脱光,这时就需要透气的羊绒内衣外衣,到了高海拔地带风越来越大天气越来越冷,就需要抓绒保暖透气、硬壳挡风。所以衣服要层层叠加,第一次touring多带一些衣服测试一下自己什么情况下需要什么样的衣服,每个人情况可以非常不一样。下面是一个衣物准备的清单,当中有些衣服是互相替换有些是互相叠加的,需要经验自己组合。

着装示意图(仅限春夏)
相比硬装备(hard goods),市面上衣物的选择还是比较多的,毕竟和雪场滑雪以及登山的装备是重合的,所以不必太纠结于找到完美的一款,可以适当做脑残粉。每个类别的衣物需要注意的维度不同,大致上是透气性、保暖性、防水性、重量。下面每个类别推荐几款我或者朋友试过的牌子,也标出购买其他牌子的时候要注意哪些维度。(由于我是在夏天开始登山滑雪,下面的装备又严重偏向夏天天气的倾向,以后再补冬天的。)
内衣和Baselayer

维度考量:透气吸汗、防晒(夏天)、保暖(冬天)。想要愉快地玩耍就千万千万千万不要穿任何棉质的衣物上山!

Icebreaker羊绒内衣:羊绒吸汗透气,穿了跟没穿一样,薄款非常适合春夏天爬山 (亲测)

Under Armour HeatGear:防晒
薄登山裤

维度考量:透气、快干、长裤、便宜

Icebreaker Shasta pants:穿了跟没穿一样超舒服,非常时候夏天爬山(亲测)
薄外套

维度考量:透气、挡风、防晒(夏天)

Patagonia Houdini:名款,你值得拥有(亲测)
中间层

维度考量:透气、保暖、重量

Dynafit TLT Primaloft Hoody:Dynafit中间层,合成材料,算是非羽绒服的中间层当中质量很小的,透气性好。(亲测)
抓绒

维度考量:透气、保暖、重量

Patagonia R1(亲测)
硬壳外衣

维度考量:透气、挡风、防水、重量

始祖鸟Alpha FL/Beta AR:轻,听朋友说经历过暴雨的考验
硬壳外裤

维度考量:透气、挡风、防水、重量、便宜

Marmot Minimalist:轻,便宜
手套

维度考量:透气、快干、便宜

Icebreaker realfleece gloves:舒服,快干绝色武器,可以滑手机,缺点是贵和容易坏
以上为基本个人装备,还有很多很多其他装备还没有讨论,如雪崩三件套、头灯、GPS手表、坐垫、睡袋、睡垫、水袋、炉子,把以上这些先搞定了研究清楚了是一个良好的开始,其他缺的装备可以慢慢补。
前期其他准备
熟悉、准备、调试装备。有条件的在自己的城市把binding装好,靴子fit好,ski蜡打好edge tune好。自己的靴子怎么穿的,怎么从ski mode切换到tour mode,冰爪怎么穿,skin怎么拆装的,调节背包,背包各个扣各个口袋的用处,怎么把skis装到背包上去,这些都要提前非常熟悉,不要到山上再研究。
提前2、3天开始收拾行李,反复核对行李清单。
研究在高海拔吃什么东西比较好,需要考虑的维度:重量/能量密度、少蛋白质、多碳水、多脂肪
学习如何self-arrest,反复看视频,有条件的提前在雪山坡上练习。
学习如何用雪崩三件套,有条件的在雪山上练习。
学习如何穿冰爪走路,看视频。
上雪崩课程,冬天没上过雪崩课不要去touring。
调整心态,与同伴共进退永不分离,提前沟通好安排,降低期望,对登顶勿有执念。有人高反=全体撤退,有人受伤=全体撤退,天气不好=撤退,雪崩风险大=不上山,雪不好没信心滑=走下来。
登山滑雪是非常亲密的活动,千万不要和不熟悉/不信任的人一起登山滑雪。和雪场内活动不同,不要网上随便认识了人就直接去过夜的行程,一定要提前熟悉、沟通好细节。
自己决定如何和家里人交代你要从事的这项活动,毕竟危险性是比普通雪场滑雪要高不少的,不是每个人的家人都能理解接受这项活动咲夜由爱 。但每次认真的登山滑雪前都要至少有一个朋友或者家人知道你的行程,并和他约定好如果你几点前再不下山,他就会联系管理人员赌魂。
……(想到了再补充)
首战经验
花了一个月搞定装备之后终于可以去登山滑雪了,激动地不行。
我的第一个严肃的登山滑雪trip选择了美国加州北部的lassen national park。前一天我顶着酷暑去了Lake Tahoe的Squaw雪场用全套新装备(boots, skis, tech bindings)滑了2个小时雪,适应了一下。前几趟感觉不太习惯,滑了几趟之后才感觉越来越熟练。感觉提前适应skis还是非常有帮助的。
Lassen作为第一个登山trip还是可行的,当然还有更简单的选择。我们走的路线总共海拔上升4000ft,第一个1000ft背板子走土路,第二个1000ft穿skis装skin开始touring,剩下的2000ft背板子上冰爪走的陡坡,上升总共花了5个多小时吧,算是非常慢的。杨不悔作为领队是非常体谅我这个新手的,他不断提醒我一定要按照自己的pace走,保证130左右稳定心率一直走不要停,千万不要快走再休息。整体感觉还可以,只要按照自己的pace慢慢走就不是特别累。只有在一段落石风险比较大领队叫我走快一点的地方比较累。

背板子走土路
快到顶的时候出了个小小的意外就是我不当心滑坠了。虽然不是很严重(在比较软的雪40度坡滑了7,8秒),但把我吓坏了。以及我最后虽然是挂在了冰爪上,但并没有做对动作成功self arrest。主要原因是我第一次穿冰爪走路就选择了一个极简的铝制冰爪,导致抓力不够。事实这次之后我换了个钢制冰爪,走起路来确实感觉完全不同。这个故事告诉装备党如我不要盲目地追求轻量化…还有一定要提前练习用冰镐self arrest。希望大家吸取我的教训!

滑坠之前快登顶时欢乐的时光,正好用gopro把自己小滑坠记录下来
好不容易整理好自己,我的心情受到很大影响,我们大概还差50ft就能登顶了,但由于我状态不好最后一段又是我十分不擅长的手脚并用攀登,我们决定放弃登顶。于是我们穿好雪板,下降时走了个黑道路线。由于我胆子比较小刚刚还被吓了一大跳,虽然我的滑雪水平是高于那个坡的,但我还是怕怕的不敢下滑就怕再摔。于是我在坡顶整整纠结+作了10分钟才开始滑,山上周围的人都无语了西环浮尸,搞不清我在干嘛。一开始是横划降了一小段,后来一滑发现雪质非常非常的好,是完美的spring corn snow。我turn了几个后也逐渐有信心了,变得不再战战兢兢而非常享受滑行的过程。

开始穿skis下降 | 和我滑过的山合影
第一次登山滑雪没有人受伤,就算成功了,非常开心。
第一个trip之后我调整了几样东西:一是买了条长的登山裤,第一次没经验怕热穿短裤爬山,事后证明非常天真,被虫咬被太阳晒被岩石打磨,摔在雪上还小小冻到了腿。二是买了个坐垫,下面会提到。还有就是下决心好好练攀岩....
一周之后我又进行了第二次登山滑雪活动,在华盛顿州的Mt Adams。这次是一个要在雪地露营的过夜trip。第一次这么搞我激动地不行。由于要过夜,装备比平时更多也要更严谨,千万不能忘带东西。
这次是和四个朋友一起touring,领队杨不悔,其他两位冰洁和冷总也是第一次touring的新手,还有老马是touring过一次的单板选手。在Adams我们第一天先背板走土路上升800 ft,然后开始一路touring了3200ft到我们位于海拔9600ft左右的营地。有了一次touring的经验之后我穿skin走上坡娴熟了不少,虽然装备比起上次重了一些,但感觉还是比较轻松。另外就是我带了我专门为自己置办了一个坐垫,简直是幸福感提升200%的神器,休息/换衣服的时候拿出来在雪上一坐,哇塞塞,羡煞众人。

我和我的小坐垫
到了营地之后我们开始扎营地、煮水烧饭、吃饭、练习self-arrest、拍照、看夕阳、吃一片褪黑素睡觉。睡觉的时候我把靴子的内胆包在一个袋子里放在睡袋里,第二天早上起来穿到了暖暖的靴子觉得很幸福。

美丽的夕阳,甜蜜的couple冰洁和冷总

装逼照
第二天早上5点起床,吃饭、然后轻装出发走剩下的路程。先ski tour了500 ft,然后就背板上冰爪爬升了2500 ft到false peak。爬到这里的时候我感觉雪比较冰,体能下降也不想再负重了,于是我决定把板子留在false peak,只带背包和冰镐开始爬最后的1000ft。最后1000ft海拔上来了,我感觉比较累体能有所下降,但状态还是不错的。登顶的体验跟没有爬山经验的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样…我以为我又可以拿出我可爱的小坐垫坐在顶上吃着三文鱼罐头和三五好友谈人生谈理想谈哪里有好雪滑。结果顶上风大的不行,根本呆不下,随便拍了两张照片之后就下撤了…

背板爬升

我和领队@攻城匠师黑索在Mt Adams的山顶,环顾Mt St Helens, Mt Rainier, Mt Hood三座大山
第一次穿着冰爪走下坡,之前就受伤了的膝盖非常痛。下到大概海拔12000ft的时候我突然感觉头很痛,然后有点confused,一开始还以为是风吹的,把帽子拿出来戴在头盔下面也并没有好。这时候杨不悔也下降了问我感觉怎么样。我说我头痛。他说你这是高反啊!我才反应过来,由于之前没有高反的经验。于是我吃了一颗药,赶快下撤到false peak,穿上skis开始下降。这时头仍然非常痛,战战兢兢地横划降了一会一个40度的冰坡。滑着滑着雪突然变得非常好,我头也不痛了,然后就开始愉快地玩耍了!Adams的这个3000ft的大坡真是爽得不行,一路和朋友们一起滑滑停停互相拍视频好开心。下降到营地之后就换衣服,收拾行李,继续重装下滑。下面的雪有点坑坑挖挖,名副其实的野蘑菇,但雪质比较好所以还是滑得很开心。

从false peak下降,雪非常好,滑起来非常享受
第二次登山滑雪也没有人受伤,根本成功,非常开心。
第二次之后我又调整了这几样东西:一是boots感觉侧面有点磨脚,让bootfitter给我重新搞了一下在内胆外面贴了一些pad让空间变小一点,二是买了一双简单的登山鞋专门走土路。雪靴的底是橡胶做的非常不耐磨,土路石头又非常多,心疼我的dynafit,所以买双鞋子,走土路的时候背着靴子。
两周之后我又进行了第三次也是这季最后一次登山滑雪。在加州的北部的Mt Shasta。Shasta路程比较长,我们也不准备露营。所以我自己把这次定义为休闲爬,不登顶不赶路不计时。事实证明我把这个trip搞成了一个名副其实史无前例的休闲游…搞了8个小时只上升了4000ft不到我也是很佩服自己的…我们大概是凌晨3点半出发,终于可以用上头灯了可激动了。先走了1000ft的土路,然而领队杨不悔不小心带错路了,搞得从土路到雪上要下降一堆巨石阵。不但要损失海拔,还考验技术和胆量…没有攀岩经验胆子又小的我爬了大概有1个小时吧,天都亮了绝望的不行。

从巨石阵上下坡,绝望的我,天刚亮不久
最后好不容易到雪上可以开始touring了,我发现杨不悔好像走得比平时要慢。然后杨不悔突然说他状态很不好,说感觉快睡着了。我建议我们下撤,杨不悔说再走走看看。于是又在雪上走了一会,杨不悔感觉还是不好,于是我们就停下坐着聊了会天,此时当然要拿出我的小坐垫。然后杨不悔神奇般地好了,我们又继续上升。这次的雪比较冰又不平感觉走得比前两次都辛苦。走到大概10000ft的时候看到好多帐篷。我向杨不悔表示想休息一会,于是我们又坐下聊了很久的天。这时已经大概早上10点了,12点之后落石风险会增大,杨不悔决定我们爬到11500ft的一个小坡然后下降。于是休息了一会之后又开始上升,然后走着走着我突然又开始头晕,感觉跟之前高反有点像,我的妈呀居然在海拔11000ft不到又高反了,传出去怎么见人。于是只能赶快穿上skis下降。这次雪质非常差,一开始下降了个15度的冰坡我感觉都非常困难,头又很痛,导致我几乎是一步一步穿着skis走下去的。搞了一会雪终于稍微好了一点,我头也不痛了,开始好好滑雪。但雪还是很坑坑洼洼总之滑着不舒服。

开始下降,雪质比较差
第三次登山滑雪虽然什么目标也没有达成(本来就没有目标),但是也没有人受伤,所以也算是成功了。总的来说这三次熟悉装备的登山滑雪新手之旅都非常成功非常秀非常开心。感谢带领和陪伴我入坑的小伙伴,让我居然能完成一件我以前只在电视里看到想都不敢想的事。从未有过的感受,next level的体验,层次丰富,回味无穷。我经常觉得眼前的风景就像游戏里的场景,自己像游戏里的玩家,战斧斗士,开辟各种地图,有冒险的感觉。天气热了,暂时封了touring板了,回家好好练体能,冬天先去上个雪崩课然后再战大山!
本文转载自好友又又
如果你也有好的滑雪故事与经验分享,请在公众号联络我 :)
The End
公众号回复 滑雪群加入比利白的滑雪群

比利白
穷游网总版主,去过大概50个国家
曾在法国冬奥小城格勒诺布尔,写了一本《法国阿尔卑斯滑雪》锦囊
上海/米兰世博会志愿者,滑雪,旅行内容撰稿人目前正在满世界测评滑雪场,新的目标是住更多的日式旅馆
Snow & Travel & Gastronomy & Style
点击关键字查看历史文章
滑雪
日本北海道 |留寿都 Rusutsu/喜乐乐 Kiroro Part I傻妃太逍遥 ,Part II
日本东北|八甲田 Hakkoda/安比高原Appi Kogen Part I,Part II
其他地区 |法国雪场/韩国江原道滑雪记/长白山西坡滑雪记
滑雪随笔|从阿尔卑斯到比利牛斯/滑雪为什么会上瘾|另类滑雪跨年
滑雪视频|《滑雪在北海道》/《滑雪在阿尔卑斯》
日本旅行
星野集团旅馆体验|虹夕诺雅|轻井泽/富士/东京/京都/竹富岛
星野集团旅馆体验|界|日光/津轻
游记|古建筑的新生命/住进德川家康的一座城池/天空之城/筑地市场
干货|最划算购买日本境内机票
出境旅行
酒店|纪念碑谷那一夜/蒙特雷的爱丽丝仙境
游记|1.6公里长的披萨/一次吃遍世界美食/漫步台北/波特兰
常旅客
旅行维权|航班不正常时,这样维权有理有据
国航|不出差,花三年时间累积一百万国航里程
本公众号所有内容都为个人原创,若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关注我

上一篇:李山玉八卦象数疗法【视频】-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音乐茶人-中国音乐人 下一篇:水月洞天大结局【视频】- 美学者:指责中国“掠夺”很荒谬 中国不会满足美方要求 观点-参考消息

繁华落尽 转瞬即逝

我们需要透过一系列的训练来突破关卡,我们需要达到一个不受到过去历史的羁绊的心境,透过这样的心境,进而引导成为一个适合进行前进到战士人,我们需要成为一个完美无缺的战士,我们的目标是遵循着力量进入无限的领域和穿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