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晓红 SPACE


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首页 >全部文章 > 正文内容
【视频】| 陈来:守望传统的价值 I 人文清华讲坛实录-清华大学出版社爱河恋人

守望与思索:人文清华讲坛实录2016

什么是传统
传统的定义
“传统”这个词,其实在中国古代文献里面早已有之,最早见于《后汉书》,原文叫“世世传统”,“世”就是世代。在古汉语里头,“传”是一个动词,就是传延的意思;“统”就是统系,就是一个连续关系之链。今天我们讲的“传统”这个词,并不是按照它的古意来用的。现代汉语里面“传统”这个词是个名词,它的意义应该说已经吸纳了现在西方语言里面,像英文中的 Tradition 的字义,已经是一个新词汇。
在20 世纪社会文化的话语中,和“传统”相对的概念就是“现代”,所以我们在20 世纪社会文化的争论中,会频繁看到“传统和现代”的讨论。至于“传统”的定义,我想引述一位著名的学者,芝加哥大学的教授爱德华·希尔斯的观点。他是芝加哥大学特别有名的社会学家,他有一本专著出版在1981 年,题目就叫《论传统》。在这本书里面,他对传统提出了几个定义性的理解,在全世界很有影响冲出康普顿。
传统的定义,最广泛的定义,就是指从过去传延到今天的事物,这个事物可以是思想,可以是精神,也可以是制度。接下来的一点,他给了一个界定,从过去传到今天,要传多远才能成为传统?是不是一定要传承八百年、一千年才成为传统呢?他提的观点就是三代。一个事物,只要人类认为它是有意义的事物,传承三代就可以成为传统。这个定义应该说是非常有名的。然后独活寄生合剂,传统最主要的意义是指文化传统,比如说一个人学一门手艺,这个手艺也可以传递下去,这是一个很小的传统。
像希尔斯在他的书里面讨论的,主要就是文化传统。当然,他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观察,就是传统在人类文化史上能够发挥作用有一个基本条件,这个条件是什么呢?就是人们对传统的敬重约翰兰博,所以敬重传统是传统能够发挥它的历史作用的一个最重要的条件。
从中华文明角度看待传统
现在要问,从中华文明的角度我们怎么看待传统?我想有这么几点:第一点,我们认为文化传统应该有民族的属性,所以如果我们从中华文明的角度来看,首先文化传统是民族的精神追求;其次,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的生命血脉;再次,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和魂。所以从中华文明的角度来看金堂教育网,我们跟希尔斯的角度有所不同,我们强调文化传统跟民族生命有密切的关系。
第二点,我们说文化传统,它有很重要的作用镜仙缘,这作用就是有利于文化传承发展,形成历史文化的继承性和连续性,文化的传承发展主要是靠传统来维系。
第三点,传统在一个文化里面,它最重要的一个功能就是提供意义,而且保守这个文化的价值,塑造文化的认同。
第四点,我们认为文化传统最重要的核心部分,就是它的价值的体系。因为一个文化的价值体系,它提供给这个社会价值规范、价值理念、价值追求、价值理想,提供它最基本的价值观,这个应该是在文化传统里面占核心地位的。
以上是从中华文明的角度,讲了我们对文化传统的意义、地位和重要性的了解。
大家可能说,传统有这么重要的积极作用,这么重要的历史地位,为什么我们在近一百年来听到了很多批判传统,甚至全盘反传统的那些主张呢河下水希?为什么这些主张还相当流行呢?传统并不是绝对圆满的,传统也是变迁的,在传统不断的传延过程中,有旧的东西衰退,也有新的东西不断加入。所以传统是跟着时代不断变化的,而人对传统的认识更是受到时代的影响。特别是在历史的转折和文化转型的时期,人们对传统的认识,应该说争论更多。
因为在历史转折和文化转型的时代,传统往往在这个时期会表现出它的惰性白素的改变,因此就会被革新者、革命者视为历史的包袱,这时传统就变成这个时代关注的焦点,成为问题,引起大家很多的讨论。
在这些讨论里面,像“五四”以来,我们听到的很多对传统的议论批评,是不是都有道理呢?如果说它没有道理,没有道理在什么地方呢?
回归清华传统
最后我想说说清华的传统。清华的传统是非常丰富的,我想讲这么几点:清华的校歌里面讲,“东西文化,荟萃一堂”,不是把传统和现代,把东方跟西方割裂心大星,而是要让它贯通,“荟萃一堂”肯波琳。这个校歌反映了我们清华有关传统文化的一个态度、一个传统壹马会。
其次是我的工作单位清华国学院。老清华国学院在1925年9月成立,成立时,当时的校长曹云祥,发表了开学典礼演说,他说:“我们要做国学研究将门淑媛,最重要的是要寻出一个国学的魂良言写意。”他这个讲法是有针对性的,因为当时在北京大学乔新江,特别是胡适先生,倡导整理国故,这个整理国故运动,特别排斥寻找传统的精华、传统的魂,认为研究传统文化就是一个冷静的历史研究,不涉及价值的评判。但是曹校长告诉我们,清华的国学研究飞鸟娱乐,“要寻出一个国学的魂”,“魂”就是它的传统。我想这也是我们清华对传统文化的态度的一个传统。
第三个是老清华国学院的四大导师梁启超、陈寅恪、王国维和赵元任咱网。这四大导师都主张中西融合吴紫涵,而且强调不忘民族的本位。我们今天复建清华国学院杜肖雄,口号是“中国主体,世界眼光”,中国主体就是四大导师讲的不忘民族的本位,世界眼光就是我们致力于中西文化的沟通和融合。
如果讲我们清华在对待传统文化上有什么传统,我想以上几点也许可以代表。
演讲者信息

陈来
1952年生于北京,祖籍浙江温州。
1976年中南矿冶学院(现中南大学)地质系毕业。1981年北京大学哲学系硕士研究生毕业,获哲学硕士学位,同年留系任教。1985年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哲学博士学位,师从张岱年先生、冯友兰先生。
曾任北京大学儒学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哲学系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哲学教研室主任。现任清华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当代有影响的哲学家、思想家。同时担任中央文史馆馆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等。
学术领域为中国哲学史,主要研究方向为儒家哲学、宋元明清理学、现代儒家哲学,其研究成果代表了目前本领域的世界领先水平。个人专著有:《朱熹哲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朱子书信编年考证》(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人民出版社,1991)、《宋明理学》(辽宁教育出版社索桥的故事,1992)、《陈来学术论著集》(三联书店,2009)、《从思想世界到历史世界》(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等。多部著作与论文被译为英文、日文、韩文等。李元玲
图源:网络
编辑:祁蕊
相关推荐

↑ 点击图片享购书优惠 ↑
《守望与思索:人文清华讲坛实录2016》
张小琴、江舒远 主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内容简介
“人文清华”讲坛是清华大学于2016年初开启的大型活动,遍邀当代人文大家,阐述经典学说、独特思考和重大发现吴澋滔,致力于构建一个人文思想持续发声的公共空间,推动人文日新、社会进步。 本书汇集2016年“人文清华”讲坛演讲稿七篇,包括文学家格非、国学家陈来、社会学家李强、伦理学家万俊人、历史学家彭林、思想史家汪晖等清华人文学者,和雨果奖获得者郝景芳等钱小蕴,并附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知名主持人张小琴女士对以上人士的精彩访谈。公众演讲呈现各位学者长期研究积累的人文成就和思想成果,深度访谈全面反映学者的成长经历和学术经历,使读者不仅知其学术之所然,也能知其所以然。
欢迎各位爱书的朋友
踊跃在文末点赞及留言
我们将不定期选取
留言最精彩者
免费赠送一本图书

无论你是否爱过,赞都先点一个吧↓
上一篇:炫舞炫音最新版下载【视频】- 蜂蛰伤的急救处理 三分钟学急救-文县范坝发布 下一篇:林威利【视频】- 美国国家地理巨作:纪录片《耶路撒冷》,太震撼! 朝圣路上-天主教中文网

繁华落尽 转瞬即逝

我们需要透过一系列的训练来突破关卡,我们需要达到一个不受到过去历史的羁绊的心境,透过这样的心境,进而引导成为一个适合进行前进到战士人,我们需要成为一个完美无缺的战士,我们的目标是遵循着力量进入无限的领域和穿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