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晓红 SPACE


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首页 >全部文章 > 正文内容
【视频】| 越南是一个怎样的国家? 那城-二十初仲夏的树

相信任何缓慢的积累在我们的人生中都有无可替代的意义
/ 初见 · 越南 /
越南之行于我是一场说走就走但行前并无过多功课和期许的旅行,因为两国因领土争端并不十分友好的关系,只觉得心中对杜拉斯笔下的《情人》有一丝执念,味蕾在受法棍和粉的牵引。
那天是凌晨四点起,从曼谷出发,赶最早的班机,大约九时就已在城市上空俯瞰整个胡志明。
有一些兴奋,也有一丝恐惧。
下飞机时我就在心中清楚地告诉自己,现在你立刻要做的只有三件事情,一是办理落地签证,二是兑换越南盾和美元,三是买换网络电话卡,然后便开始一步一步按部就班地解决问题。
只是没想到越南给我的第一印象会是海关工作人员着装上那抹清一色的军绿,因为那种颜色和款式就和中国八九十年代的军装无异,所以会让我有种时光一下倒退二十年的感觉,不可思议。

或许是我想多了兰州二中,习惯了微笑国的微笑,或许确实如此,能从办理落地签时窗口里冷冰的表情中看出国籍的芥蒂,而不大的窗口外熙熙攘攘围着的也大多是欧美面孔和印度裔,当我冷不丁地环顾四周放眼望去。
也许是他们并不想和我有过多交流,也许是确实不太会说英语,我的第一次小碰壁和觉得这里并不友好善意,便是因语言障碍误会和漫长的等待而满是担忧的落地签手续。
所以,越南是不是真的就像新闻里报道的那样,是一个对中国人并不友好的国家?一个盛行飞车党抢包的国家?连海关工作人员都不会说英语,我在这里的沟通会不会有很大问题?这里又是不是真的就像八九十年代的中国,无论是建筑物价街道还是衣食住行?
和刚认识的印度男孩一起,走出航站楼,便于人潮涌动中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春运气息,看宽敞偌大的露天道路边举满了牌子,听湿热的空气里充斥着越南语如蜂巢捅破般拉客的声音,前往酒店的士穿梭在羊肠小道或百闻不如一见的摩托车大军,冷气中透过车窗的玻璃,我们不禁扭头默契地相视一笑,感叹道:Amazing
/ 食在 · 越南 /
以胡志明为起点,一路向北,越走越远,发现越南虽然不大,但是并不同于我想象中的只有法棍和粉,依托于当地的气候地理和环境,很多城市的食物都是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的各有特点。
比如我最喜欢的城市,大叻,海拔高达1500米的避暑胜地,因为天气凉爽温度偏低,男与女陈雅伦烤炉烤架便是随处可见的摊贩们谋生最常见的工具,烤饼烤串烤红薯烤玉米,甚至在夜市露天嘈乱的路边,人们都会将热牛奶和一盘盘甜点面包搭配在一起,驱寒般需要很多高热量的东西。

除却太多不知名的美味,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大叻特有的越南版煎饼果子,又像薄版披萨,将各种原料如鸡蛋虾米火腿等和着各种甜辣鱼露佐料烤在一起,略带海腥味但是外皮薄而酥脆内里绵而多汁,是一张随内里丰富程度而售价在一万到两万越南盾不等折合人民币十元内的薄饼。

当夜幕降临,炉边陆续摆出很多低矮的红蓝色塑料板凳,就像很多个圆心,每个摊位都常有三五成群,何美璇一群刚放学的孩子们或者满是青春活力的陌生男女,大家和着炉里小小火苗的温热,吃着聊着自然地围坐在一起。
让我想起儿时傍晚绿荫大院里,饭菜香扑鼻,姥姥在窗上叫你回家吃饭,饭后孩子们在一边捉迷藏,电报取消,老人们则扇着风,下着棋,东家长西家短地围坐在一起,这是让我备感温馨的一幕场景。

就像摊贩可以自由摆摊,我也是走走吃吃停停,没有被国人炒火的打卡餐厅,没有考究的环境,甚至食物制作都不太干净,但在入乡随俗后我便也习惯了这里普遍的卫生问题,即使是在商业化严重物价极高的海滨城市也能在走堂穿巷的暴走熟悉后找到自己喜欢的节奏。
比如当地最正宗的口味往往隐觅于偏街巷里,最低的物价和学生都爱的美味则在学校门口群集,喜欢逛超市的零食熟食区,也喜欢菜市场的烟火气,各种五颜六色的蔬菜瓜果新鲜便宜,常常是即使语言不通也要来一盘当地大众同款尝尝新意,也常常是因方圆几里只有我一个外国人而超高回头率。

即使是越南最具特色的我每天几乎都是必吃的法棍和粉
也是每家都有每家的手艺。
现在再回想起,先酥脆后松软的法棍一口咬下去,有鸡汁火腿的嫩滑,腌黄瓜的清新,猪皮烤肉的焦脆,酸萝卜的爽口,肉块的绵密,唇齿留香的还有溢口的汤汁,爆浆的酱料,感觉就是将营养和美味齐聚,人们可以尽情地在这样一根外表朴实的面包里填满创意。

还有一碗碗暖胃暖心的粉,越南语就是PHO,鸡肉粉或者牛肉粉,除了嫩滑的口感,看起来粗细形都与面条无异,却又特色于小碟里的鱼露酱汁和当地必备的薄荷,第一次吃时我以为自己要和兔子一样把这一盘草手抓着干吃下去,胜在无论是连锁大店还是街边小铺,都是汤汁鲜美浓郁。

总而言之,即使这里的食物和环境普遍都不是那么干净起尾注,好多次看着那些在馆子门口台阶下塑料大盆里随意洗涮的餐具,我都没有吃下的勇气。
但是难忘饥肠辘辘时巷口那碗鸡肉粉的温热;烈日下路边那杯甘蔗汁的清凉绝对少年,当我体力不支,沿海暴走了五公里;还有大叻天寒时暖手的豆奶,美奈早餐时有海,或甜或咸,法棍或粉,我都难以忘记。
因为总有一种味道,是真正吃进了心里。
/ 行走 · 越南 /
能一张联程票买到底且可以任意选择出发时间的Open bus应该是越南城市与城市间民众往来最为实惠普遍便捷的交通工具,因为它的国土整体是南北走向的呈一个“S”形,海岸线长达3260 公里,沿途也有动人的风景,我们可以“越南越美”或者一路向北地一直走下去。
而无论是在哪一个城市,摩托车一定是人们日常出行最普遍的交通工具。我既心疼自己每次过马路时被吓破胆的小心脏,又惊叹于他们于红灯时百十辆刷刷排开的车阵,感叹于无论是一个人还是载人,他们都能自如摆动的身躯,真的是在车流中急转急停,全力加速罗尼库尔曼,百舸争流、一副公路赛的气势,像极了足球场上奔跑的梅西。
还有越南特色的“客先死”,乘客前面坐,车夫后面蹬,据说是源于当时法国殖民者的设计,既可以避免闻到车夫的臭汗,又可一览无余地欣赏风景。

而我则多是自己的双脚丈量土地,在无数次看似漫无目的的穿梭和迷途知返中慢慢熟悉座座城市的大致构造和地形。
无论是美奈南北一道的无尽直走,还是大叻春香湖的环湖7公里,无论是从芽庄市中心走到十公里外的《情人》拍摄地钟屿石岬角,还是又从十公里外的婆那加占婆塔返程再走回酒店去,这20天来,我一直都在走走停王亚玉停。

曾四次穿梭在大叻最大的夜市,在最市井嘈乱的一面中观察这里饮食服饰生活的点滴。
觉得不同于中国夜市的高桌高椅,泰国夜市的无桌无椅,这里遍布低矮的红蓝塑料桌凳,那种低矮好像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自己就曾这样坐着边吃边和一个中文不错的摊主聊天。听闻我是只身来到这里,她说这里很安全,我可以放心,但是如果她是一个人去中国,就会很危险,因为我们中国太乱,危险无比。
我不禁震惊于信息的闭塞,也感受到小城安逸的两面性。这座山城的物价比其他地方都低,就像一个世外桃源,左手是林右手即湖泊,民风也是淳朴之极,无论男女老少,几乎都不会说英语,自给自足,但也像是闭关锁国般是生活在自己的年代里。
这样度过一生并没有什么不好,只是选择异于每个人的阅历,追求,成长环境,不同幸福的相似之处大概就是可以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
走得越多,走得越远便会发现有太多若非用双脚丈量用双眼观察用心感受便永远无法体会的风景,如果我想更贴近当地人最真实的生活,享受当地真正的物价,更接地气地长时间生活而非走马观花地小住在这里。

想起初来乍到觉得是湿热脏乱的胡志明,日照强烈,太阳刺眼,低洼的雨后每个细胞都觉粘腻,只想找一片干爽清凉的高地。
直到和下铺矫步如飞的英格兰老爷爷一起,自带三十公分的身高差和四十岁的年龄差,拿着一张纸质地图,开始走巷穿堂,去圣母大教堂,去战争遗迹博物馆,去中央邮局·······

用心去感受脚下的土地,一路上畅聊走停,被暴晒也被浇灌于那总是突如其来的暴雨,穿梭在大城市的车水马龙大厦楼宇,也将渗透在建筑、街道、习俗、语言乃至饮食等生活各个方面的法国殖民印记尽收眼底。
一边是人们三三两两沿街而坐悠闲地喝着冰爽的咖啡啤酒,一边是摩托车大军飞驰而过喧嚣声震耳欲聋,比比皆是的百货公司也随处可见路边摊,老婆婆戴着斗笠,挑着扁担··········如此剪影。
大概这就是我更喜欢叫它西贡的胡志明,没有大叻山城的淳朴,芽庄海滨的干净,美奈渔村的静谧,是大城市寄托着野心和梦想的缩影,迷乱又充满活力,确实是Amazing·
/ 人在 · 越南 /
从胡志明离开越南的那天,第一次早起
原来这里不到六点就已是日照开始蔓延的天明。
哐地一声盖上后备箱的行李,透过车窗的玻璃薄一波简历。
有人在跑步,有人在扫路;小贩很早出摊,白领赶着上班,穿着校服的孩子们在买早餐;还有无论何时何地都浩大无比的摩托大军阵营,让我想起自己每次过马路时有多少次和死神擦肩而过的胆战心惊。
如今却觉得这也不失为一道风景,白色的斑马线,绿色的林荫,口罩上方双目的坚定,后座女孩环腰的安心,不同的款式,颜色各异,又差不多大小时速的摩的,此起彼伏地按着·····滴滴滴。
想起自己几天前在听到越南语时一度都会焦躁头晕,觉得那是如公鸭般在叽里呱啦的声音,因为已经不只一次地被一大早就开始吼式大声说话敲门按门铃的邻房吵醒,只要邻房是本地人,无论是民宿还是酒店,我清晨的睡梦中都会出现这般分贝惊人的声音,所以睡眠严重影响的情况下对这种语音语调的语言已经有了阴影。
后来在路上遇到过很多次由越南年轻人自己自由组建的乐队,印象深刻最为深刻的一个是他们一边唱歌,一边兜售茶和咖啡等饮品。

那次我便停下来坐在了那些本地年轻人的队伍里,只花了一杯茶的钱便享受了一场越南音乐大餐,因为那也是一个大家的舞台,如果你想要表演,你便上去,在一个开放的环境里,大方地展示自己的歌声与才华,热烈地赢得掌声与鼓励。
从七点坐到十一点,即使冻得发抖也不舍得离开,因为每一次途经的Live都是会让我感觉可以用amazing 形容的确幸,觉得这样不经意的相遇和融入就是最好的纪念品。
仅仅几个小时间,我便听到了那么多动人的歌声,惊叹于一把吉他可以即兴伴奏出那么多首歌曲,那些本素昧平生的陌生人配合起来居然那么默契,看到了那么多有才华和梦想也有勇气的越南同龄人,也是第一次觉得越南语那么动听。
不禁感叹音乐真的是神奇的东西,就像大叻的滑板美奈的冲浪,总有一些什么共同的爱好可以不分国界年纪地让我们有缘片刻相聚。

那么就像音乐无国界,也许那些政府间的争端误会也不应该被过分牵扯进民间老百姓的生活里。
联想到自己曾在大排档的饭桌上和对面一位越南女老师的对话,我很直白地根据自己的一些切身感受问到是否越南人真的不喜欢中国人这个问题,她的答案也是肯定劳合乔治,就像我不能进她们学校看看,除非假装自己是日本人,因为They don't like Chinese 拍手治百病,从南海纷争、排华骚乱,再到意欲提起诉讼,其实大家也都心知肚明。
但老师也补充道,我在这里会很安全,不用担心,因为这是政府间的事情。
其实确实如此,虽然也遇到过一些并不愉快的事情,但是这些摩擦我们可能会遇到,在任何一个国家,城市里,我不能因此就去忽视我同样也遇到了的很多很好的人和确幸,就像大多数越南人,尤其是那些淳朴的孩子和很多同龄的年轻人,他们对我的态度并不会取决于我的国籍,而会取决于我是怎么对待他们的,我的态度,笑容,礼貌和善意,反之亦然如此吧,无论是于谁,何事,太多偏见都是我们自己强加给别人和自己锦衣娇。
我只是觉得,即便是存在领土争议,也不应该至于让这个国家尤其是新生代的年轻人们对华人群体和中国产生这样的仇恨和敌意。
毕竟,今天的越南,我能在它身上看到80年代中国的影子,无论经济发展,政治架构,还是吃穿住行,都同中国有着巨大的相似性·················
一张张并未深交但印象深刻的面孔不断在我的脑海中浮现,还有很多幅美好与否现在都已因过滤怀念的画面,一起柔化了我的心和视线。
觉得眼前耳边的一切不再是脏乱差的嘈杂,而是满是烟火气和人情味的活力。
不禁想问问自己,你觉得越南是一个怎样的国家?你是否还会回到这里小李不哭?
/ 再见 · 越南 /
记得自己最初想来这里,一是想寻觅杜拉斯笔下《情人》中的西贡,街头弥漫着晦暗暧昧忧伤的气息;二是味蕾中有一个声音,告诉我我真的很想尝尝越南版法棍这个东西;三便是我的想象无上圣尊,想象着我会融入范五老街的夜生活,坐在联合国面孔的大排档喝瓶啤酒,白日里在路边摊喝一杯滴漏咖啡。
而今一切都不再神秘
越南好或不好,我都已经慢慢地融入与适应。
但无论是初见,之后,还是直到现在,越南于我都不是一个我可以像泰国一样说是十分喜欢的国家,就像我会永远记住我在路上时被给予的那些帮助与善意,很多冰冷粗鲁和普遍的卫生问题我也难以忘记,所以提到“越南”时,我更多的感觉是“不可思议”。
不可思议于自己在这里的进步与改变,不可思议于那些相遇,或是语言不通或是确有芥蒂,它总为我创造出种种难题,也逼我一把地让我学会去解决问题,而今提升了不止一点的是不怕复杂的耐心,独自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还有新环境的感受融入与适应力。
就像这里开放式的车票和我买的单程机票能让我随心地按着自己的节奏和感觉前行,我是在城市的缓慢切换间学会了如何更快地融入与适应,在熟悉并知道该如何相处后,便又一一打破第一印象地想要更久地小住在这里,那里,而旅途中太多的成长都能再次转换到日常生活里。
所以,越南于我是一个让我在打破舒适圈后得以飞速成长的国家,比起攻略上的景点必去,我印象深刻于它影响自己的一切,所以一定还会再去,也知道每来一次我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因为它的不可思议也在于自身发展的日新月异,就像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无论去过与否,我们每个人眼中的越南,都会有所侧重。
谢谢越南,能让我思考自己,给予我勇气,相信自己在未来的生命和旅程中,可以走得更稳,更好,更远,以更好的姿态心态和能力去邂逅更多的风景和相遇。


文中图片均为一手拍摄,请勿做商业用途
若你想查看更多相关推送
可进入三大专栏自由搜寻
端午节快乐
亲爱的你
上一篇:甘草片说明书【视频】- 童心大作战の儿童节歌单曲谱特辑 好多谱-桃子鱼仔Ukulele教室 下一篇:王祖贤林建岳【视频】- 抢话筒议政热情高 赋诗联赞叹新变化(下陆政协手机报第6期) 领导动态-下陆政协

繁华落尽 转瞬即逝

我们需要透过一系列的训练来突破关卡,我们需要达到一个不受到过去历史的羁绊的心境,透过这样的心境,进而引导成为一个适合进行前进到战士人,我们需要成为一个完美无缺的战士,我们的目标是遵循着力量进入无限的领域和穿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