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行北疆(105)】张氏帅府——东北近代历史的见证与缩影-知津者陈娅安
2017年9月12日。
下午两点,永君陪同我们来到张氏帅府参观。张氏帅府我曾经来过,这次主要是跟随老伴过来重访。
这是张氏帅府临街的路口,路边是边业银行。
张氏帅府,又称“大帅府”或“少帅府”,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是张作霖及其长子张学良的官邸和私宅。始建于民国三年(1914年),总占地面积3.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76万平方米。张氏帅府由张作霖兴建,民国五年(1916年)入住。以后又经不断扩建喜马拉雅星,逐步形成了由东院、中院、西院和院外建筑等四个部分组成的的建筑体系,各个建筑风格各异亲亲八宝粥,有中国传统式、中西合璧式、罗马式、北欧式、日本式。
大门外广场上,矗立着张学良将军塑像
张作霖出生于光绪元年(1875年),时值清王朝的晚期。天下就是皇帝的天下逆世盖亚,王朝政治“家天下”的观念在他的脑子里根深蒂固。军阀政治的表现形式就是集团政治,督军署也好,省长公署也好,都是政治的运行机构,而自己的家才是议事的核心场所。
张氏帅府既是张作霖官邸,也是张氏家族的私宅。“前政后寝”的建筑功能表现得非常鲜明。这样的建筑进府流程、布局方式周佳纳,也是张作霖头脑中权贵思想的物化表现,将自己的府邸比作皇宫宝殿,以期通过建筑的表现形式达到张氏政权至高无上的目的。
民国三年(1914年)秋,张作霖开始动工修建这座三进四合院和西院北部的两组四合院盛世霸宠。三进四合院是吸收奉天城清朝各家王府的建筑持点,遵循张作霖家乡辽南的生活习俗而建起的。民国四年(1915年)秋,基本竣工后,又进行了室内外装修。民国五年(1916年)秋,张作霖全家搬进四合院。此时囚首垢面,张作霖已升任奉天督军兼奉天省长。由于这套新建的三进四合院既是张作霖的办公官邸,也是家眷居住的私宅,故此,人们习惯称其为帅府。
新中国成立后,“张氏帅府”被列为全国优秀近代建筑群。1985年,沈阳市人民政府以“张氏帅府”的称谓,公布这一建筑群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辽宁省政府也以“张氏帅府”的名称,公布其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被定名为张学良旧居陈列馆暨辽宁省近现代史博物馆,开始对外开放。1996年,国务院以“张学良旧居”的称谓,公布其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辽宁省在此设立“张学良旧居陈列馆”,成为东北地区保存最为完好的名人故居。2002年正式更名为张氏帅府博物馆暨辽宁近现代史博物馆。2017年12月2日,入选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单。现已发展成为集东北近现代史、名人纪念性质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和沈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及著名的旅游景观之一。
张氏帅府的府院坐北朝南,呈“目”字型,共有房屋11栋57间,属于仿王府式建筑。从围墙内的建筑来看,整个帅府是以东、中、西三路南北纵向排列布局,营造“府”的氛围。为将府宅建得和沈阳故宫一样气派,张作霖将帅府前部营造成一个过渡空间——前庭院(序厅),由东西走向并排的东、中、西三座辕门和一座大型影壁构成的前庭院是进入帅府的导入区。
四合院正门南侧有一座起脊挑檐的影壁,刻有“鸿禧”大字的汉白玉板镶嵌在影壁正中,正面两侧各立着一对抱鼓石狮和上马石。
当年使用的座驾
四合院朱漆大门彩绘着秦琼、敬德两位门神画像,内侧门楣上方悬挂着"治国护民"的大字牌匾。一进院东厢房为内账房,西厢房为承启处;东耳房是厨房,西耳房为库房;东西门房分别为电话室、传达室和卫兵室。通往二进院的大门是一座雕刻镂花的门楼,称垂花仪门。
20年代接送子女上学使用的专用马车
一进院正房中间为堂屋,三进院是内宅。二三进院间有侧门回廊相连,并有角门通往东院帅府花园和大小青楼。三进四合院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古典建筑,又有东北辽南民俗风格,门廊柱的油饰彩绘独具特色,窗下墙身的砚石浮雕堪称一绝,是研究民族建筑和民间习俗的珍贵艺术资料爱思资源网。
东院由大青楼、小青楼和帅府花园等组成。张氏帅府花园建有假山、花坛、雨路、亭台水檄、荷池和隧道。
大青楼是张氏帅府的标志性建筑学海网,建于民国七年(1918年)到民国十一年(1922年),为仿罗马式建筑,因该楼采用青砖建造,故称大青楼。大青楼总建筑面积2460平方米,楼高37米,顶层有观光平台,是民国时期奉天城除盛京皇宫里面的凤凰楼外的最高点。王东伟整体建筑规模宏大,外部立体浮雕和内部主要房间的壁画装饰都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假山南面门上刻有张作霖手书的“天理人心”匾额,北面为“慎行”。山上有亭洞和石阶,四周长满梧桐、皂角树,假山门洞正对大青楼正门处,为张作霖亲自指挥建造,具有防御作用。
张氏帅府作为张氏父子两代的官邸和私宅,曾是东北的政治中心。大青楼堪称民国时期东北建筑的经典之作莎拉维尔。大青楼融办公与居住为一体长生洪荒,作为张作霖、张学良父子两代主政东北时期的重要办公场所,曾历经两次直奉大战、东北易帜、杨常事件、武装调停中原大战、“九一八”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以及新旧中国的巨大变迁。
小青楼位于张氏帅府的东院,由于地处张氏帅府花园的中心,又有“园中花厅”的美誉,是一座中西合璧式的二层砖木结构小楼,建成于民国七年(1918年),因其采用青砖青瓦建筑而成,俗称小青楼。它是张作霖为他最宠爱的五夫人寿氏专门修建的刀不留人。建筑面积450平方米,整座楼体呈凹字形,小青楼的建筑手法具有典型的西洋风格。同时,小青楼也采用了大量的木雕、砖雕等中国传统工艺来装饰。民国十七年(1928年)6月4日,在皇姑屯事件中被炸成重伤的张作霖就是在这里走完了一生。自民国二十年(1931年)“九一八”事变,张氏帅府被日本人占领后,小青楼的使用屡经变迁。1990年小青楼正式划归张学良旧居陈列馆,经过重新修缮,于2001年对外开放。
张作霖在皇姑屯车站被炸成重伤后惊惶庞麦郎,谢世于此。当时东北政要与寿夫人共同商议决定,对外秘不发丧十三狼,医生和佣人照常换药、送饭以遮人耳目,避免日本人乘虚而入,挑起战端。
依据辽南民俗,张作霖在张氏帅府的东北角建了一座三间屋的关帝庙,亦称家庙李叶娜。家庙的正殿供奉关公。岑碧青因为张作霖是行伍出身,崇信关羽,他把关公的仁义道德作为自己的终身信仰。还在四壁上彩绘了“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温酒斩华雄”、“诛颜良、斩文丑’”等故事。在关公塑像两边是扛刀的周仓和捧印的关平。在家庙东殿供奉张家的祖宗灵位,以张学良为奠主。西殿中间供奉的是关羽的赤兔马,两侧存放的张作霖两次结拜时的兰谱。
在张氏帅府院外的东部和南部,还有赵四小姐楼、边业银行和帅府办事处(俗称“帅府舞厅”)等建筑。
赵一荻故居,俗称“赵四小姐楼”,位于张氏帅府的大院的东墙外,为一座二层中西合璧式建筑,因民国十七年(1928年)至民国十九年(1930年)间,张学良将军的红粉知己赵一荻(人称赵四小姐)曾在此居住而得名邢恩。赵一荻故居占地547平方米,建筑面积428平方米,独立成院。整幢小楼装饰很好,这里既有中国传统风格的描金彩绘,又有雕刻廊柱等欧式建筑艺术的特色。其室内陈设以法式家具为主。
2001年10月,张学良旧居陈列馆将“赵四小姐楼”进行全面修缮后,正式对外开放。内设会客厅、舞厅、餐厅、琴房、起居室、书房、办公室等多个房间的复原陈列,真实再现了赵四小姐与张学良将军共同生活的真实场景。赵一荻故居不但是张学良将军和赵一荻“当代冰霜爱情”的历史见证,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张学良旧居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国十四年(1925年),张作霖筹办的边业银行在天津正式成立后,便开始在奉天张氏帅府的正东修建新址r136a1。民国十九年(1930年),“手枪”形的边业银行大楼落成,整座大楼占地4967平方米,建筑面积7440平方米。其前楼主体建筑为四层,后楼依次为三层、二层脊椎蛙,呈中西合璧式建筑风格。正门6根由花岗岩雕刻成的巨型罗马式门柱,直排到三楼,三楼以上为一座西式门楼。门前11级石阶形成的高大平台两侧装有饰灯张善淇。边业银行除办理存款放贷、贴现、汇兑等一般银行业务外,还拥有发行货币和代理国库之权,成为与东三省官银号并驾齐驱的东北最大银行之一魔鬼瘦,资本总额超过2000万元,而张家的股份占其95%以上。实际上边业银行就是张氏父子的私家银行。
目前,在原张氏父子私家银行——边业银行的基础上,建立沈阳金融博物馆,成为全国同类博物馆中,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展示形式与观众参与项目最多的专题博物馆。
张氏帅府中既有中国传统风格的四合院、水榭亭台的帅府花园,又有欧式风情的大青楼、边业银行、红楼群,以及中西合璧式的小青楼和赵四小姐楼。张氏帅府是研究中国建筑艺术与民间习俗的珍贵艺术资料。
饱经沧桑的张氏帅府,记录了张氏父子鲜活的生活片断和跌宕起伏的传奇人生,全面展示了张氏父子两代人不同的人生经历,再现了张氏家族当年生活及重大历史事件的场景,已成为东北近代历史的见证与缩影。
边业银行前的街道
边业银行对面是日本满铁奉天公所旧址
离开张氏帅府,永君带我们去喝茶。
这一天的活动十分丰富,不仅参观了沈阳故宫和张氏帅府这两个沈阳的标志性景观,我们还与闫永君一起度过了愉快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