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朝峰】中国人就一个字:中||易友风采-曾仕强爱康金服
编者按
书童小易
亲爱的易友们大家好,我是小易,是一个活泼开朗、聪明好学的小书童,今后专为各位易友服务哦。下面这篇文章,由易友贺朝峰创作。如果觉得不错,就在文末赞个赏,鼓励作者,支持曾师智慧传播哦~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会上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提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叶紫涵,文化强民族强”。
经过几年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主要是学习曾仕强教授的视频、书籍等。曾教授国学文化功力深厚,深入浅出、通俗易懂、风趣幽默的讲解风格,深深感染和吸引了我。
曾仕强教授是我的明师。在他的悉心讲解下,我开卷有益、获益良多,坚定了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打雀英雄传。努力学习中华文化的过程,就像是一滴水找到了一片汪洋大海,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好处太多了,说不过来。
今天,我就讲讲自己对中国、对中国人的浅显理解,请大家批评指教。
中国人,用一个字来表达,这个字一定是:中。河南人讲话:中不中,中不中?中!中!中就对了!
我们为什么叫中国王冰汝?大家知道,现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中国,也叫新中国。在上古时代,尧传位于舜,舜传位于禹,在传位时,还传了心法,就是十六字真言:“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持厥中”,这个就是我们世世代代的道统。尧传舜传他“中”,舜传于禹传他“中”,从那个时候起御井烹香,我们就叫中国烤鸭技术。
中国的“中”,体现了一种强大的文化自信。
“中”指旗帜杰哥不要啊,“王立中”,王在哪里,中就在哪里,以旗帜为象征王妃七岁了。那王的中在哪?在王的心。心的中在哪?《中庸》讲:“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除掉你心中一切的欲望、一切的情绪,问问你内心深处最根本的东西是什么?什么叫作中?
中国有个很好的名词叫做“良知”。王阳明讲“知行合一”,就是指人做所有事情都要与良知合一,这就是中国人的精神。
中国不是中央之国,我们是良知之国,中道之国。中国人都有一颗中国心,中国心中有良知。没有良知,根本就不是中国人。中国人心中的良知就像日月光华照耀天下,日月光华所照之处秦倚天,都是中国,都是中国人。
曾仕强教授提出,中国人只有一个信仰,那就是:道德。中国人以德服天下,以孝治天下。乌鸦有反哺之义,羔羊有跪乳之恩,何况人乎?
中国人的理想是有一天,所有的人都变成中国人,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光华所照耀的地方,通通都是中国人。这也是孔子毕生追求的最高理想:世界大同。中华文化五千年长盛不衰,是有很多这样的庞大根系在支撑的。
这样你才知道,祖先给我们留下了多么宝贵的精神财富,多么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样你才知道,做为一个中国人,有多么难得,有多么伟大,有多么了不起。了解了这些,你才会深深体会到,一个民族的自豪感,一个民族文化的自信心从哪里来?从这里来!从“中”来!
中国人以“中”为大,以中为尊。金木水火土,东西南北中。孔子曰:“天和言哉?四时行焉,万物生焉。”一年有四季,春属木,夏属火,秋属金,冬属水模拟时光。那土到哪里去了?土居中,变成了那个生化的力量。
土是黄色,我们祖先是黄帝,后来龙袍都是黄色的。为什么是黄色的?因为黄色是协调色,居中协调,它跟任何一种颜色都能搭配,都能和得来。
“中”就是合理。曾仕强教授指出:中不是走中间路线,不是不偏不倚,而是选择最正确、最合适、最合理的道路。
中国人讲“情、理、法”,把“情”字摆在前面,最重要的摆在中间,我们是重“理”的民族,中国人凡事求合理帕夫柳琴科。衡情论理,合理的解决问题,才是中国人的真面目。中国人做事情三国杀陈琳,常常会处在两难的境地,左右为难的时候,两边都要兼顾,兼顾要合理。
老子《道德经》讲:“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合理就好的理念,使得中国人一言一行都要把握好分寸。谨慎的人在人际交往中,就像林黛玉进贾府一样,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许思行。陈尊佑
“中”就是恰到好处。孔子讲“中庸”,什么是中庸?我的理解是,中庸就是“过犹不及”,凡事都讲究要把握好那个“度”,任何事情过了度就会发生质的变化,中庸就是“恰到好处”。古人形容一个人“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不高不矮,不胖不瘦,这个就是“恰到好处”。
中是一种智慧。我们讲中华四书五经六艺,那什么是中华?中,就是太极,孔子《易传.系辞上》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华就是变化,两仪、四象、八卦等都是由太极变化而成;两仪、四象、八卦都是华,都是变化。
中就是本体,其余的都是变化,不管你怎么变化,本体是不变的,这就叫“万变不离其中”。不变的是本体,万变的是现象。
曾仕强教授指出:人类的最高智慧就是以不变应万变。
总之,中国人就一个字:中!
◆◆◆
贺朝峰
作者简介
湖南人,中共党员,政府工作人员。曾仕强教授的学生和追随者;国学文化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征稿启事
◆曾仕强公众号【易友风采】长期征稿,您和曾师的故事,以及曾师对您的影响和启迪,包括您学习工作生活中的所思所感、所遇所闻,均可投稿。我们发布的时候会署名作者及简介,如果您愿意展示,也可将自己的照片随文附发。
◆字数:1000-2000字。
◆投稿微信,书童小易:RothSoros。备注:投稿。期待各位大显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