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晓红 SPACE


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首页 >全部文章 > 正文内容

霍晓红蓝色生死线!中国赴黎巴嫩维和部队扫雷纪实-征兵

霍晓红
清除一片雷患 守护一方安宁
记中国赴黎巴嫩维和部队“蓝线”扫雷

新作业手在组长的指导下进行扫雷作业(董永康 摄)
黎巴嫩、以色列边境“蓝线”上,爱尔兰、芬兰维和部队营区旁,道路两侧的山地均被铁丝网封住,到处可见标有骷髅头的红色三角警示牌。30多年前的战争中,黎以双方在这片土地上布下了上万枚地雷,使其成为了生命的禁区。一直以来,地雷给当地人的生命、财产造成极大威胁,也给驻守在此地的维和部队带来严重影响。
最近两个多月来,中国第16批赴黎巴嫩维和多功能工兵分队的扫雷官兵,身穿20多斤的防护服,在这片荆棘遍布、杂草丛生、蚁蝎横行的“死亡地带”里穿行。他们是如此的小心谨慎,因为迈出的每一个步伐都事关生死。他们又是如此的坚毅果敢,因为走过的每一个足迹都描绘安宁。
第16批赴黎巴嫩维和多功能工兵分队由陆军第75集团军某旅组建,该部自2006年开始派出维和部队,一直在“蓝线”上进行扫雷排爆,累计排除了上万枚地雷和未爆弹,创造了“零伤亡”“中国速度”等奇迹,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军人的血性与担当。
新的任务,新的征程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多功能工兵分队召开誓师动员大会(董永康 摄)
10月初,第16批赴黎维和多功能工兵分队接到UNP6-50联黎(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直升机停机坪区域雷场清排任务,面积1万多平方米,埋有防步兵地雷千余枚,预计任务期7个月。这是联黎近几年来最大的扫雷任务,清排雷场面积、清排地雷总数、任务时间都创历史新高。
分队自5月底部署以来,快速通过了联合国扫雷、排爆两项资质认证,高标准完成“蓝线”点位勘察、通道维护等任务。面对新任务、新挑战,中国扫雷官兵迎难而上,开启新的征程,继续创造中国军人的奇迹。

官兵清排过的通道,黄色木桩代表曾在此处清排过地雷(董永康 摄)
赴黎维和部队副指挥长罗强中校组织人员先后3次赴作业地域进行详细勘察,全面摸清雷场实际情况,慎重选定三条机动路线,深入进行风险评估,科学筹划战斗、通信、医疗、后勤、装备等保障要素,并与参与任务的其他维和部队、黎巴嫩政府军负责人进行细致沟通协调,为高标准执行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10月10日,分队组织誓师动员大会,赴黎维和部队指挥长黄云上校作动员,扫雷官兵个个谈认识、表决心,人人签责任书、立军令状。扫雷连连长肖天文郑重承诺:“我们一定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此次扫雷任务,向改革强军献礼,向党的十九大送上维和军人的贺礼,向世界展现中国维护和平的信念和决心”。
捷报频传,掌声不断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新作业手在组长的指导下进行扫雷作业(董永康 摄)
10月16日,中国维和部队正式开始执行UNP6-50联黎直升机停机坪区域雷场清排任务。这是一个正面350米、纵深约40米的雷场,坡度较大,植被茂密,遗留的金属物较多,情况比较复杂。
根据雷场情况和SOP(联合国扫雷标准作业程序),他们确定采取“多路展开、平行推进、全程控制”的方式进行人工清排,并设置了指挥所、休息点、停车场、厕所、垃圾坑、安全通道、医疗点,清理出探雷器调试区、废旧金属收集坑、废旧弹药收集坑,选定了作业起始地点。10月份,扫雷官兵集中力量清排了5条贯穿雷场的2米宽通道,探明了地雷分布规律,为高效率作业提供了参考。

官兵从作业起始点开始清排通道(董永康 摄)
官兵们每天早上6点从营区出发,下午3、4点返回营区,早餐、午餐都在作业现场自行解决,雷场内4组人员同时展开作业,每天作业时间超过6个小时。尽管黎巴嫩天气已经逐渐变冷,但走出雷场的每名官兵,无不汗流浃背。中国营的雇员西山姆对中国扫雷官兵11年来创造的奇迹感到诧异,为此他经常跟随中国维和官兵,近距离观察扫雷作业,想弄清楚其中的秘诀。他说:“我终于明白,中国军人并没有什么秘诀,只是比其他人更努力、更敬业。他们到这里,是真正把扫雷当使命干”。
10月25日,扫雷二组发现第一枚以色列4号防步兵地雷。接着,第二枚、第三枚……截止发稿之日,已经清排651平方米雷场,销毁158枚防步兵地雷。
据了解,每当中国维和部队成功销毁地雷的消息在联黎交班会上报告的时候,迈克尔司令都起身鼓掌,为中国军人点赞。两个多月以来,中国维和部队的捷报天天传来,为中国扫雷官兵的鼓掌时时不断。
生命至上,安全第一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作业手小心翼翼扫雷(董永康 摄)
“生命至上,安全第一”,这是中国扫雷官兵每天出发前必喊的口号,也是他们人人必须坚守的原则。扫雷极其危险,俗称“刀尖上的舞蹈”,稍有不慎就可能付出生命的代价。只有时时把安全记在心上,事事把安全落到实处,才能一直保持“零伤亡”。
官兵要清排的雷区位于斜坡上,该区域有3个雷场,每个雷场布设有4条雷带。由于年代久远,地雷性能极其不稳定,给作业增加了很大的风险。扫雷三组组长王万兵第四次参加维和扫雷,他感慨道:“兵龄越长,见到的东西越多,就感到越怕。因为扫雷经不起任何差错,一有疏忽,后果不堪设想”。
针对80%的官兵第一次参加扫雷的实际,每名新作业手清排的第一颗雷,都是由经验丰富的组长、副组长手把手帮带。扫雷一组的作业通道内,作业手童顺才的探雷器突然响起警报声,只见他双膝跪地,用小剪刀一根根剪除地表植被,并小心翼翼的用标志杆标记信号源。身后2米处,组长李文斌一动不动的全程盯着,不时发出提示,督促他严格按SOP作业。李文斌告诉记者:“所有作业手都通过了联合国的扫雷资质认证,都具备了作业能力。现在我做的就是帮助他们克服心理恐惧,提高处理各种突发情况的能力。”

作业手小心翼翼扫雷(董永康 摄)
任务进行两个月后,地雷清排了上百枚,新作业手逐渐变成了“老司机”,官兵们的作业能力越来越娴熟,作业效率越来越高,但个别官兵思想上紧绷的弦开始松下来。针对不良苗头,他们专题开展了防心理浮躁、防麻痹大意、防管理松懈、防简单流程、防盲目攀比、防安全事故“六防”教育,引导官兵牢固树立“每次上雷场都是第一次、每排一颗雷都是第一枚”的理念。
另外,他们还详细规划、勘察到达联黎三级医院的路线,加强了战斗救生员、军医、卫生员等卫勤人员保障,并首先围着雷场开辟了救援通道,确保一有情况,能够第一时间抢救伤员。
声名远扬,来访剧增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销毁地雷(董永康 摄)
随着一枚枚地雷被成功销毁,一片片雷场被安全清除,中国扫雷官兵的事迹在联黎任务区广为传播。不管是联黎维和部队的官兵,还是黎巴嫩政府军、当地民众,都知道“蓝线”上有一群中国军人为了和平而穿越生死雷场。
突然间,中国扫雷官兵的作业地域热闹起来,很多国家的维和部队慕名前来观摩学习。与中国一起执行任务的是柬埔寨扫雷分队,两支分队一起接到任务指令,一起开始进行雷场清排,作业区域只隔着一条公路。任务开始不久,他们就组织骨干前来观摩,再次跟师傅学习经验(陆军第75集团军曾选派人员赴柬埔寨进行扫雷援外教学)。
接着,黎巴嫩政府军,爱尔兰、意大利、法国等国家的维和部队组织官兵前来扫雷现场,甚至有的是巡逻途中自发前来。每天,中国的扫雷作业地域来往人员络绎不绝。为此,联黎司令部专门下发通知,要求所有维和部队观摩扫雷作业,必须提前预约、统一安排,否则一律拒绝。现在,预约到中国扫雷现场观摩学习的行程已经排在了几个月后。
爱尔兰奥尼尔上尉对中国扫雷官兵严谨的态度、过硬的作风和精湛的技术敬佩不已,他说:“中国扫雷官兵非常非常专业,对标准作业程序很清楚。我们所掌握的仅仅是理论,尚未在实践中运用,能够到这里观摩学习,对我们来说是一次很难得机会。”
11月10日,联黎施瓦罗姆副司令亲临扫雷现场,穿上防护服,戴上防护头盔,进入雷场,与中国扫雷官兵亲切交谈。当看到雷场内裸露在地表的地雷时,他对扫雷官兵的英勇无畏竖起大拇指。当天,联黎新闻记者也慕名前来,采访报道中国扫雷官兵的风采。

联黎施瓦罗姆副司令亲临雷场看望官兵(董永康 摄)
12月15日,联黎迈克尔司令到扫雷现场看望中国扫雷官兵。他对官兵们说:“大家好,你们工作干得不错,感谢你们为联黎部队做出了重要贡献,你们也同样为黎巴嫩做出了重要贡献。一定要确保安全,不要‘抄近道’。”
任务正推进,使命在继续。11年来,在地中海之滨的中国军人始终坚持发扬“忠于祖国、不辱使命、展示国威”的维和精神,始终坚守在维护世界和平的生死雷场上,用实际行动彰显中国力量、打造中国平台、树好中国形象、传递中国精神。如今,第16批赴黎维和部队的官兵接过维护世界和平的接力棒,继续在地中海之滨担当新的使命、创造新的奇迹、赢得新的荣誉。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吧

上一篇:霍晓红蒙特利尔之最-刘金国的图文世界 下一篇:霍晓红董卿为他失控落泪:“如果哪一天我真的倒下了···”-TheVeggieTable吃素的西餐

繁华落尽 转瞬即逝

我们需要透过一系列的训练来突破关卡,我们需要达到一个不受到过去历史的羁绊的心境,透过这样的心境,进而引导成为一个适合进行前进到战士人,我们需要成为一个完美无缺的战士,我们的目标是遵循着力量进入无限的领域和穿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