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汶川地震十年,前行与坚守是我们最好的纪念 清华记忆-清华大学
“纪念汶川地震的献血有特殊的意义,挽救生命的价值也一直不会变”,两周前刚参加过校庆成分血献血专场的生物医学工程系二年级女生梁恺倪,为自己的第六次献血增添了一份仪式感。
201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十周年。
一大早,C楼一层已经排起了长队云罗郡主。这是学生红十字会发起的“纪念汶川地震十周年”无偿献血专场。
十年的时间
不变的诺言
清华人用热血传递爱与奉献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大地震。
十年前,我们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大家庭。
那时,每颗跳跃的心在祈福生命——
地震第二天,远在汶川千里之外的清华园高宠简介,C楼外绵延数百米等待献血的师生甚至排队至凌晨1点,捐献913单位热血,贡献北京血库支援汶川灾区近六分之一血量。
那天,得知消息后有的同学啃着面包就来到C楼泾县房产网,排队等候献血车到来;不符合献血要求的女同学近乎哀求着想要出一份力;晕血的男生只在献血后告诉志愿者:“没关系,我5分钟就好了,别影响其他同学,他们还要献血。”
队伍里有人还在抱着电脑写论文、处理数据;长时间等待的大家只是秩序井然地站着,都想把并不充裕的凳子让给别人;半夜12点,已经排队4、5个小时的队尾70余名同学,依依不舍地听从安排散去。
那天,从北京奥运场馆回校的志愿者们,直接加入献血服务团队,只记得他们穿着奥运测试赛的制服,甚至都不知姓甚名谁。身在现场的体育部罗锦文老师感慨:不在其中不流泪。
那时,举全校之力支援抗震减灾工作,是清华师生的共同心愿——
身处四川绵阳展开自救的近百名清华学子、奔赴北川灾区的十余名清华青年志愿者,用坚强与信念牵起熟悉或陌生的双手。
由七位院士领衔、数十名专家学者参与的清华大学抗震减灾技术专家组迅速反应蓝血十杰,赶赴灾区提供技术支持;一附院、二附院医疗队也奔赴灾区。
全校师生员工在6天内为地震灾区捐出的932万元,只为发自心底的呐喊——众志成城,同舟共济!
那时,大礼堂前为遇难同胞们默哀的近千名师生,哽咽而坚毅——
“因为众志成城,我们必将驱散痛苦与灾难的阴霾,迎来光明与希望的明天!”
十年过去
众志成城 ?同舟共济
依旧写在清华人备忘录上
更多亲历者用行动
诠释着前行、坚守与奉献的价值
比如他们——
王
佳明
“
一个懵懂奋斗少年早已变得成熟温暖。
”
2008年8月28日混迹花都,来自北川的“抗震救灾英雄少年”王佳明在清华“绿色通道”报到完毕,从时任党委书记陈希手上接过新书包,以及写着“清华大学永远是你温暖的家”的慰问信。
在清华环境学院学习期间位面神农,他成为公益带头人、西藏支教团成员、研究生特等奖学金得主。十年后,他已经回到家乡四川基层工作近两年,传递了太多生活的美好。他说——
十年前,我渴望离开大山、跳出“农门”;
十年后,我坚定人生信念、靠谱地爱国;
十年来,我从灾区北川去到清华学堂,再从首都北京回到四川家乡,一个懵懂奋斗少年早已变得成熟温暖。
十年,太多改变:家乡建成一座新城、回家的路变得又宽又平稳、父老乡亲们微笑多了、母校北中变得更加国际范、同学们成家立业生孩子……我的身份也在变,清华学生、西藏支教老师、游仙基层干部,但一直没变的是内心深处对党和国家的感动、对清华和社会的感激、对亲人和朋友的感谢!
一路走来,这一切带给我面对困难、克服挫折的力量和勇气,让我变得从容、乐观和阳光,更让我坚定国与家的更加美好!作为一个从灾区活着走出来的健全的孩子,理应坚强勇敢地活着,作为一名清华教育培养八载的学生理应自强不息地奋斗着!我必将坚定地怀着感恩,在这个美好的时代特灵,将自己的价值追求融入到社会的发展中,做一些力所能及之事,把自己受过的温暖和爱成倍地传递出去,尽可能地让周围的更多的人因这份传递生活得更好!
林
正航
“
对逝者的思念永远在路上,青年们奋发图强是对他们最好的补偿。
”
2008年5月19日,当时的学生科协主席、水利系博一学生林正航是站在礼堂前朗诵清华学子创作的诗歌《众志成城——我们的2008》的一员。
从学校到通州区团委,他一直在为青年服务。十年后,当时的记忆依然清晰——
2008年5月12日下午,我在新水利馆214自己的电脑前读文献,正有困意时被前排的师姐一声“地震了”给惊起来断喉剑,当时不知道是这么大的地震,但网上的消息马上铺天盖地,自己也倍加紧张起来。团委很快召开了工作会议,几大学生组织也都动员了起来,我们一方面配合学生会、研究生会同学们开始筹备倡议书,另一方面马上动员各院系科协同学们参与到红会组织的献血和捐款工作中,在食堂前帮忙散发献血宣传传单。
5月19日,全国哀悼日的第一天,大礼堂前组织了悼念仪式,我和其他几个学生代表一起朗诵了《众志成城-我们的2008》,表达了清华学生对灾区人民的关切与支持,更表达了我们立足本职、奋发图强的决心。当时我不会想到,在灾区为了救更多的人而与死神争分夺秒、奋力抗争的王佳明六年之后会成为和我并肩战斗的清华辅导员,更难以想到他在清华多次献血并最终又回到了家乡奉献青春重建家园。
十年哀伤化力量,百年树人铸辉煌。对逝者的思念永远在路上,青年们奋发图强是对他们最好的补偿。
董
智红
“
十年前那一段抗震救灾的经历虽然短暂花开杏林,却是我职业生涯中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永远抹不掉的记忆。
”
2008年5月15日,时任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现也称华信医院)护理部副主任的董智红毅然加入北京市赴四川抗震救灾医疗队,执行危重患者急救转运任务。
十年后,她依然在护理部帮助患者。今天,在致敬白衣天使的的国际护士节,她为我们记录下职业生涯那段永远不会抹去的感动与毅然——
十年前,当我接到赴灾区抗震救灾的通知时,暗黑黎明礼包身为医务人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促使我毫不犹豫地踏上了征程。
在灾区,救治转运伤员的工作紧张而忙碌,几乎每天披星戴月,除了正常工作之外还要同男同志一起抬担架,搬伤员;而随时出现的大大小小的余震及山体滑坡、堰塞湖等又平添了大大的危险。
但更多的是被灾区人民的坚强、坚韧、坚持、坚守精神所感动。
忘不了受伤的婆婆因没能保护小孙女的生命流下的泪水;忘不了寻人启事墙上贴满的呼唤亲人的字字句句;忘不了牺牲自己时间义务帮助我们的出租车司机;忘不了走到我面前深鞠一躬的素不相识的四川大叔;更忘不了为保障我们工作顺利进行而手挽手组成人墙的灾区志愿者。
每次,当我们的救护车载着伤员驶出灾区时,老百姓都像当年欢送子弟兵一样沿途站立,夹道欢送白煮秋葵。当他们流着眼泪向我们表达感激之情时,我知道,那是对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表露出的深厚情谊;当他们喊出“中国万岁”时,我知道麻吉弟弟,他们把祖国当成了最坚实的后盾。
离开那段难忘的日子已经十年,但曾经的灾区就像失联多年找回的亲人,总有一份牵挂在心中。十年,虽然从未再次踏上那片土地,但每年5.12一同工作过的战友总会提起她,关注她巴登魔瓶,为她的发展建设取得的成绩而高兴,为那里的老百姓能够安居乐业而高兴。
十年前那一段抗震救灾的经历虽然短暂鸡仔胎,却是我职业生涯中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永远抹不掉的记忆。
张
晓健
“
为汶川特大地震灾区重建以及降低次生环境影响提供了应急技术和决策支持。
”
2008年,环境系(现为环境学院)的张晓健教授在出差途中就加入了抗震减灾工作,回学校后,他带上环境系编写的关于水处理的实用手册和专门的检测仪器就赶往灾区。巩天阔
十年后,他依然躬耕环境应急研究一线。那一年江油一中,环境学院全员跟进的迅速反应还历历在目——
“5·12”汶川特大地震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急需技术支持。5月19日,时任清华大学常务副校长的陈吉宁带领清华大学抗震救灾专家组抵达四川成都,投入到抗震救灾中。
作为环境应急专家,张晓健教授与陈超副研究员迅速赶到成都的自来水厂,直接参与震后应急供水。然后,又奔赴都江堰、彭州、大邑、江油、德阳、什邡、绵阳、广元等城市,落实震后供水安全保障。在后续工作中,完成了“汶川地震灾区城市供水水质保障技术方案”,为震区各自来水厂的供水安全提供了技术支持天生妙手。
作为环境评估专家,陈吉宁教授、杜鹏飞教授和马金高工等针对都江堰紫坪铺水库受到明显的石油类污染的情况,形成了“关于成都市紫坪铺饮用水源地污染问题的几点意见”,对彭州、德阳等重灾区的消杀药剂使用情况和水源地保护状况进行了考察,为环保部门决策提供了技术支持。
同时,在北京的环境学院师生也以不同方式参与到确保灾区环境与饮用水安全的工作中。钱易院士向工程院提交了项目建议,紧急启动了“四川地震灾后重建中环境安全应对策略”咨询课题。刘文君教授迅速帮助建设部准备了灾区急需的一体化供水设备和消毒片,并协助相关部门编写了《地震灾区应急用水必读》和《地震灾区膜处理净水系统安装使用指南》。
在灾后重建期,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承担了环境保护部应急项目“汶川特大地震灾后环境安全评估及应对措施”,历时数年,在震区水体、土壤、生态的环境安全,固体废物的处置,核与辐射安全保障,灾民安置,产业布局调整和环保基础设施重建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为汶川特大地震灾区重建以及降低次生环境影响提供了应急技术和决策支持,同时也为自然灾害下的环境安全保障提供了借鉴,在2010年玉树地震灾区的环境保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袁
宏永
“
十年过去了,我们公共安全应急科技有了巨大发展。
”
2008年,时任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中心(现为公共安全研究院)副主任的袁宏永教授第一时间赶赴灾区,为四川省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平台综合应用系统提供现场支持。
十年来,他带领团队扎实、持续推进工作,把社会服务从国内扩展到世界——
十年前,我们带着刚刚研发完成的应急平台系统前往四川省抗震救灾指挥部,亲历了一系列的抗震救灾工作。十年过去了,我们公共安全应急科技有了巨大发展:
一是对于巨灾的规律认识和理论研究更加深入。国家自然基金委设立重大研究计划针对汶川地震等巨灾复杂性,在物理、社会、心理三个空间对灾害应对方法、理论进行了较全面研究,集成到清华大学牵头的总集成平台,形成了“预测-应对”加“情景-应对”的新型应急模式。
二是应急指挥决策、监测预警和风险治理领域技术不断进步。我们不断发展完善综合预测预警、智能辅助决策、应急一张图、多方在线会商等技术和城市安全运行的风险评估、监测、预警技术。例如,突破了多级、多方在线标绘和音视频会商的应急一张图技术,在后来玉树地震、雅安地震等应对时解决了跨领域、跨层级的指挥协同和信息共享。同时,还研发了北京市基于物联网的应急平台技术、合肥市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运行监测系统、贵州省云应急平台等系列新技术和新模式。
三是相关技术在国内、国外广泛应用。在国内应用到10多个部门、26个省、200多个地市县,在国外已经应用到厄瓜多尔、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安哥拉等多个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取得了重大经济、社会效益。
我们将继续在公共安全与应急技术、管理、文化三个方面深入研究,推动公共安全成为政府、企业、公众的基本社会服务内容。
与爱同行
我们能做的还有很多
请珍惜眼前的时光
珍惜身边的人
请看到铭记的力量
坚定足下的每一步
影像资料 | 清华电视台
视频 | 王鹤霖
策划?| 苑洁 刘蓓 李婧
图片 | 郭海军 王鹤霖 等
文字 | 李婧
封面设计 | 苑洁
视频剪辑?| 方锶 刘蓓
编辑?| 粽
“纪念汶川地震的献血有特殊的意义,挽救生命的价值也一直不会变”,两周前刚参加过校庆成分血献血专场的生物医学工程系二年级女生梁恺倪,为自己的第六次献血增添了一份仪式感。
201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十周年。
一大早,C楼一层已经排起了长队云罗郡主。这是学生红十字会发起的“纪念汶川地震十周年”无偿献血专场。
十年的时间
不变的诺言
清华人用热血传递爱与奉献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大地震。
十年前,我们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大家庭。
那时,每颗跳跃的心在祈福生命——
地震第二天,远在汶川千里之外的清华园高宠简介,C楼外绵延数百米等待献血的师生甚至排队至凌晨1点,捐献913单位热血,贡献北京血库支援汶川灾区近六分之一血量。
那天,得知消息后有的同学啃着面包就来到C楼泾县房产网,排队等候献血车到来;不符合献血要求的女同学近乎哀求着想要出一份力;晕血的男生只在献血后告诉志愿者:“没关系,我5分钟就好了,别影响其他同学,他们还要献血。”
队伍里有人还在抱着电脑写论文、处理数据;长时间等待的大家只是秩序井然地站着,都想把并不充裕的凳子让给别人;半夜12点,已经排队4、5个小时的队尾70余名同学,依依不舍地听从安排散去。
那天,从北京奥运场馆回校的志愿者们,直接加入献血服务团队,只记得他们穿着奥运测试赛的制服,甚至都不知姓甚名谁。身在现场的体育部罗锦文老师感慨:不在其中不流泪。
那时,举全校之力支援抗震减灾工作,是清华师生的共同心愿——
身处四川绵阳展开自救的近百名清华学子、奔赴北川灾区的十余名清华青年志愿者,用坚强与信念牵起熟悉或陌生的双手。
由七位院士领衔、数十名专家学者参与的清华大学抗震减灾技术专家组迅速反应蓝血十杰,赶赴灾区提供技术支持;一附院、二附院医疗队也奔赴灾区。
全校师生员工在6天内为地震灾区捐出的932万元,只为发自心底的呐喊——众志成城,同舟共济!
那时,大礼堂前为遇难同胞们默哀的近千名师生,哽咽而坚毅——
“因为众志成城,我们必将驱散痛苦与灾难的阴霾,迎来光明与希望的明天!”
十年过去
众志成城 ?同舟共济
依旧写在清华人备忘录上
更多亲历者用行动
诠释着前行、坚守与奉献的价值
比如他们——
王
佳明
“
一个懵懂奋斗少年早已变得成熟温暖。
”
2008年8月28日混迹花都,来自北川的“抗震救灾英雄少年”王佳明在清华“绿色通道”报到完毕,从时任党委书记陈希手上接过新书包,以及写着“清华大学永远是你温暖的家”的慰问信。
在清华环境学院学习期间位面神农,他成为公益带头人、西藏支教团成员、研究生特等奖学金得主。十年后,他已经回到家乡四川基层工作近两年,传递了太多生活的美好。他说——
十年前,我渴望离开大山、跳出“农门”;
十年后,我坚定人生信念、靠谱地爱国;
十年来,我从灾区北川去到清华学堂,再从首都北京回到四川家乡,一个懵懂奋斗少年早已变得成熟温暖。
十年,太多改变:家乡建成一座新城、回家的路变得又宽又平稳、父老乡亲们微笑多了、母校北中变得更加国际范、同学们成家立业生孩子……我的身份也在变,清华学生、西藏支教老师、游仙基层干部,但一直没变的是内心深处对党和国家的感动、对清华和社会的感激、对亲人和朋友的感谢!
一路走来,这一切带给我面对困难、克服挫折的力量和勇气,让我变得从容、乐观和阳光,更让我坚定国与家的更加美好!作为一个从灾区活着走出来的健全的孩子,理应坚强勇敢地活着,作为一名清华教育培养八载的学生理应自强不息地奋斗着!我必将坚定地怀着感恩,在这个美好的时代特灵,将自己的价值追求融入到社会的发展中,做一些力所能及之事,把自己受过的温暖和爱成倍地传递出去,尽可能地让周围的更多的人因这份传递生活得更好!
林
正航
“
对逝者的思念永远在路上,青年们奋发图强是对他们最好的补偿。
”
2008年5月19日,当时的学生科协主席、水利系博一学生林正航是站在礼堂前朗诵清华学子创作的诗歌《众志成城——我们的2008》的一员。
从学校到通州区团委,他一直在为青年服务。十年后,当时的记忆依然清晰——
2008年5月12日下午,我在新水利馆214自己的电脑前读文献,正有困意时被前排的师姐一声“地震了”给惊起来断喉剑,当时不知道是这么大的地震,但网上的消息马上铺天盖地,自己也倍加紧张起来。团委很快召开了工作会议,几大学生组织也都动员了起来,我们一方面配合学生会、研究生会同学们开始筹备倡议书,另一方面马上动员各院系科协同学们参与到红会组织的献血和捐款工作中,在食堂前帮忙散发献血宣传传单。
5月19日,全国哀悼日的第一天,大礼堂前组织了悼念仪式,我和其他几个学生代表一起朗诵了《众志成城-我们的2008》,表达了清华学生对灾区人民的关切与支持,更表达了我们立足本职、奋发图强的决心。当时我不会想到,在灾区为了救更多的人而与死神争分夺秒、奋力抗争的王佳明六年之后会成为和我并肩战斗的清华辅导员,更难以想到他在清华多次献血并最终又回到了家乡奉献青春重建家园。
十年哀伤化力量,百年树人铸辉煌。对逝者的思念永远在路上,青年们奋发图强是对他们最好的补偿。
董
智红
“
十年前那一段抗震救灾的经历虽然短暂花开杏林,却是我职业生涯中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永远抹不掉的记忆。
”
2008年5月15日,时任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现也称华信医院)护理部副主任的董智红毅然加入北京市赴四川抗震救灾医疗队,执行危重患者急救转运任务。
十年后,她依然在护理部帮助患者。今天,在致敬白衣天使的的国际护士节,她为我们记录下职业生涯那段永远不会抹去的感动与毅然——
十年前,当我接到赴灾区抗震救灾的通知时,暗黑黎明礼包身为医务人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促使我毫不犹豫地踏上了征程。
在灾区,救治转运伤员的工作紧张而忙碌,几乎每天披星戴月,除了正常工作之外还要同男同志一起抬担架,搬伤员;而随时出现的大大小小的余震及山体滑坡、堰塞湖等又平添了大大的危险。
但更多的是被灾区人民的坚强、坚韧、坚持、坚守精神所感动。
忘不了受伤的婆婆因没能保护小孙女的生命流下的泪水;忘不了寻人启事墙上贴满的呼唤亲人的字字句句;忘不了牺牲自己时间义务帮助我们的出租车司机;忘不了走到我面前深鞠一躬的素不相识的四川大叔;更忘不了为保障我们工作顺利进行而手挽手组成人墙的灾区志愿者。
每次,当我们的救护车载着伤员驶出灾区时,老百姓都像当年欢送子弟兵一样沿途站立,夹道欢送白煮秋葵。当他们流着眼泪向我们表达感激之情时,我知道,那是对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表露出的深厚情谊;当他们喊出“中国万岁”时,我知道麻吉弟弟,他们把祖国当成了最坚实的后盾。
离开那段难忘的日子已经十年,但曾经的灾区就像失联多年找回的亲人,总有一份牵挂在心中。十年,虽然从未再次踏上那片土地,但每年5.12一同工作过的战友总会提起她,关注她巴登魔瓶,为她的发展建设取得的成绩而高兴,为那里的老百姓能够安居乐业而高兴。
十年前那一段抗震救灾的经历虽然短暂鸡仔胎,却是我职业生涯中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永远抹不掉的记忆。
张
晓健
“
为汶川特大地震灾区重建以及降低次生环境影响提供了应急技术和决策支持。
”
2008年,环境系(现为环境学院)的张晓健教授在出差途中就加入了抗震减灾工作,回学校后,他带上环境系编写的关于水处理的实用手册和专门的检测仪器就赶往灾区。巩天阔
十年后,他依然躬耕环境应急研究一线。那一年江油一中,环境学院全员跟进的迅速反应还历历在目——
“5·12”汶川特大地震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急需技术支持。5月19日,时任清华大学常务副校长的陈吉宁带领清华大学抗震救灾专家组抵达四川成都,投入到抗震救灾中。
作为环境应急专家,张晓健教授与陈超副研究员迅速赶到成都的自来水厂,直接参与震后应急供水。然后,又奔赴都江堰、彭州、大邑、江油、德阳、什邡、绵阳、广元等城市,落实震后供水安全保障。在后续工作中,完成了“汶川地震灾区城市供水水质保障技术方案”,为震区各自来水厂的供水安全提供了技术支持天生妙手。
作为环境评估专家,陈吉宁教授、杜鹏飞教授和马金高工等针对都江堰紫坪铺水库受到明显的石油类污染的情况,形成了“关于成都市紫坪铺饮用水源地污染问题的几点意见”,对彭州、德阳等重灾区的消杀药剂使用情况和水源地保护状况进行了考察,为环保部门决策提供了技术支持。
同时,在北京的环境学院师生也以不同方式参与到确保灾区环境与饮用水安全的工作中。钱易院士向工程院提交了项目建议,紧急启动了“四川地震灾后重建中环境安全应对策略”咨询课题。刘文君教授迅速帮助建设部准备了灾区急需的一体化供水设备和消毒片,并协助相关部门编写了《地震灾区应急用水必读》和《地震灾区膜处理净水系统安装使用指南》。
在灾后重建期,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承担了环境保护部应急项目“汶川特大地震灾后环境安全评估及应对措施”,历时数年,在震区水体、土壤、生态的环境安全,固体废物的处置,核与辐射安全保障,灾民安置,产业布局调整和环保基础设施重建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为汶川特大地震灾区重建以及降低次生环境影响提供了应急技术和决策支持,同时也为自然灾害下的环境安全保障提供了借鉴,在2010年玉树地震灾区的环境保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袁
宏永
“
十年过去了,我们公共安全应急科技有了巨大发展。
”
2008年,时任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中心(现为公共安全研究院)副主任的袁宏永教授第一时间赶赴灾区,为四川省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平台综合应用系统提供现场支持。
十年来,他带领团队扎实、持续推进工作,把社会服务从国内扩展到世界——
十年前,我们带着刚刚研发完成的应急平台系统前往四川省抗震救灾指挥部,亲历了一系列的抗震救灾工作。十年过去了,我们公共安全应急科技有了巨大发展:
一是对于巨灾的规律认识和理论研究更加深入。国家自然基金委设立重大研究计划针对汶川地震等巨灾复杂性,在物理、社会、心理三个空间对灾害应对方法、理论进行了较全面研究,集成到清华大学牵头的总集成平台,形成了“预测-应对”加“情景-应对”的新型应急模式。
二是应急指挥决策、监测预警和风险治理领域技术不断进步。我们不断发展完善综合预测预警、智能辅助决策、应急一张图、多方在线会商等技术和城市安全运行的风险评估、监测、预警技术。例如,突破了多级、多方在线标绘和音视频会商的应急一张图技术,在后来玉树地震、雅安地震等应对时解决了跨领域、跨层级的指挥协同和信息共享。同时,还研发了北京市基于物联网的应急平台技术、合肥市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运行监测系统、贵州省云应急平台等系列新技术和新模式。
三是相关技术在国内、国外广泛应用。在国内应用到10多个部门、26个省、200多个地市县,在国外已经应用到厄瓜多尔、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安哥拉等多个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取得了重大经济、社会效益。
我们将继续在公共安全与应急技术、管理、文化三个方面深入研究,推动公共安全成为政府、企业、公众的基本社会服务内容。
与爱同行
我们能做的还有很多
请珍惜眼前的时光
珍惜身边的人
请看到铭记的力量
坚定足下的每一步
影像资料 | 清华电视台
视频 | 王鹤霖
策划?| 苑洁 刘蓓 李婧
图片 | 郭海军 王鹤霖 等
文字 | 李婧
封面设计 | 苑洁
视频剪辑?| 方锶 刘蓓
编辑?| 粽